魯 雲
2016年02月26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工作原因,經常參加各種現場會。然而,有些會雖身在現場,心卻“不在場”——回過頭來想,原因就在於會沒開出現場味。
現場會失去現場味,表現不一。有的場地布置一新,展板排成一列,但人造氣息濃,典型特征就是見不到群眾,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是堆出來的“盆景”,經驗也沒多大推廣價值﹔有的追求會議的檔次和規模,現場熙熙攘攘像是趕大集,組織者熱衷於圍著領導團團轉,個別與會者索性大巴車都懶得下﹔還有的急於展現成果,半天要跑六七個點,讓與會者回想起來大腦空白,經驗交流成了“到此一游”……凡此種種,浪費的人力、物力著實不少。
現場味其實是一種求真務實的味道。它來自與會者切身感受的“鮮味”、經驗解渴的“香味”、解疑釋惑乃至觀點交鋒的“辣味”等。會風見作風,期待更多真實生動、令人回味的“現場會”。
《 人民日報 》( 2016年02月26日 01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