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干部受賄只是誤解“禮多人不怪”?

何浩民

2016年01月11日16: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這些都是我們當地產的綠茶和面條,原生態、無污染。”每次節假日“例行”走訪有關部門領導,貴州省納雍縣疾控中心主任李全都會熱心地“推介”當地土特產。當然,這些土特產都是無償的。讓李全沒想到的是,他的“熱心腸”卻換來了一個紀律處分。(《中國紀檢監察報》1月8日)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作為禮儀之邦,逢年過節相互送禮,這的確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但部分干部黨性修養不夠、觀念陳舊,過度篤信、甚至故意曲解所謂的“禮多人不怪”,把節日違規收送禮品看作是正常的“禮尚往來”,當作是“人之常情”,每每過年過節公款收送禮金、購物卡之風便盛行起來,各種變相行受賄現象也開始滋生。違規送禮收禮已成為污染政治生態一大頑疾。

在干部因為收送禮品受到處理的同時,我們也常常聽到他們“無奈”的抱怨,“當地就是這個風氣”﹔“大家都送,我不送不好”﹔“不收不送,工作不好開展”。在他們看來,相互送些禮品表達“心意”,既能顯示自己的“禮貌”,增進“友誼”和感情,又能消除相互間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畢竟“禮多人不怪”。事實上,“見人先作揖,禮多人不怪”本身並沒有錯,但其中的“禮”是指禮節、禮貌,少數干部卻把“禮多”理解為工作或接待中多送點禮品,這樣才算得上尊敬對方,才不會被責怪。

這種被曲解的“傳統文化”,不僅嚴重扭曲了黨員干部的價值觀,成為了腐敗滋生的根本內因,同時還形成了一種向權力“進貢”的“潛規則”,成為了一種惡質的官場文化,一些喜歡送禮的“識相”者被視為“能人”,加以重用,而一些“不懂規矩”的好干部卻被視為“悖逆”,反遭排擠。任由這股歪風的蔓延,隻會產生各種不健康的官場關系,最后必定形成“官官相護”的利益圈子,所謂“不送禮不收禮怕得罪人”的怪現象,不僅為黨紀國法所不容,更令群眾深惡痛絕,必須嚴肅遏制和整頓。

此外,在一些干部看來,收送土特產之類的“小禮物”並不算大事,你送我也送,你收我也敢收,“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依然存在,以為紀檢監察部門不會深究。小病不治,大病難醫,這些看似細小的東西,任由其發展下去,最終肯定會演變成大問題,今日收送禮品“無妨”,明日貪污受賄“有膽”,最后人仰馬翻,淪為階下囚。

轉變干部作風非一日之功,這是一個馬拉鬆式的長跑比賽,尤其是像收送禮品這樣的“頑疾”,既披著傳統文化的“外衣”,又打著紀律和規矩的“擦邊球”,隻有堅持萬事嚴中取,不以問題小而姑息,時刻保持高壓態勢,才能為廣大黨員干部敲響警鐘。最后,要讓“禮多人不怪”回歸本意,紀檢監察部門必須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讓那些違反紀律的送禮歪風無處遁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