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理性看待增速放緩

何勇

2015年01月29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看待經濟,不能不要速度,也不能唯速度論,要對發展狀況做一個綜合研判

  

  近日,“唱衰東北”的嗓門似乎又大了起來。有說東北經濟“全面失速”的,有說遼寧呈現“自由落體”下降的,吸引眼球的詞兒不時在網上閃現。

  確實,2013年下半年以來,振興戰略實施10年來GDP一直呈兩位數增長的東北,似乎進入一個新周期,經濟增速逐季放緩。對此,這兩天正在召開的遼寧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在熱議,有人悲觀,有人不服。

  筆者認為,僅憑速度放緩這個表象,就唱衰東北經濟,甚至否定振興東北戰略,既站不住腳,也反映了一些人濃重的“速度情結”,還是習慣用老眼光看待新問題。

  2014年前11個月,東北三省GDP增速預估基本在6%左右,和其他區域比,確實慢一些。但客觀地看,這個速度既在合理區間的下限之上,也保障了民生需求,還為轉型升級留了空間。

  看待經濟,不能不要速度,也不能唯速度論,要對發展狀況做一個綜合研判。第一要分析,為什麼慢下來﹔第二要透過速度看內涵,看質量和效益﹔第三要和“振興”前的情況作比較。

  2003—2013年,東北三省經濟均保持了兩位數高速增長。遼寧經濟總量從2003年的6000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14年的超2.85萬億元,人均GDP早已超1萬美元。這殊為不易。跑了10年未歇腳,現在慢下來調整呼吸、辨別方向未必是壞事。

  其實,經過10年振興,東北地區打下了豐厚家底,不管是優勢產業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力,還是財政收入、居民收入,都大幅提升。但10年高速發展,也確實讓“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多了。不過,現在的困難與10年前的低谷,不是一個層次,不具可比性。正像沈陽市發改委主任張景輝說的:2003年前,全市財政收入家底80億元,去年是800億元。盡管都遇到困難,能一樣嗎?當時的困難是愁發工資,現在的困難是如何優化結構、轉型升級。

  決定未來的是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比如振興前的2002年,當年遼寧GDP增速也是兩位數,但全省國有企業下崗職工76.5萬人,佔國企職工總數的2.9%,城鎮登記失業率高達6.5%。現在雖然經濟增速放緩,但底線兜住了,民生改善了,短板在補齊。遼寧2014年雖然GDP增速不到6%,但全省登記失業率不到3.4%。城鄉低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准普遍上浮10%以上,居民收入增幅快於GDP增速,遼河在全國“三江三湖”治理中第一個摘掉重污染帽子,人均財政支出、人均存款、人均社會消費額等和居民息息相關的指標,也在全國處於最前列。可以說,增速慢了點,但既保住了百姓的“飯碗”和“錢袋”,又守住了綠水青山和發展機會。這些,僅憑一個“慢”字如何否定?

  新常態,新特征,新規律,新要求。如果說以往經濟發展中注重求“快”,現在則把“好”放在第一,強化“質量關切”。遼寧在確定2015年的預期目標時,把地區生產總值定為6%,這裡既有外部壓力的傳導,更是主動調控、積極有為的結果,體現了決策層的戰略定力和長遠考慮。正像遼寧省省長李希1月27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那樣,“要淡化‘速度情結’,用過去拼速度的那股勁兒來追求高質量”。

  牢牢抓住調整結構、轉型升級這個重點不撒手,抓住創新、改革、市場、開放這個東北振興的新動力,“四輪驅動”,縱然慢一點,也必能取得東北地區的再振興。

  (作者為本報遼寧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29日 05 版)

(責編:黃策輿、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