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

人民日報評論員:更加注重分類指導

——認真扎實做好第二批活動准備工作之六

2014年01月20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層級下移、點多面廣,基層單位多、行業差別大。如何扎實推進?分類指導是個好方法。

  在聽取河北省委教育實踐活動總體情況匯報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第二批活動要更加注重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提出不同目標要求。這是我們黨歷來開展思想教育活動的基本工作方法,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貫徹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証法。隻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分類要求、分類指導,才能確保活動一針見血、拳拳到肉,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不同地方、不同部門、不同單位,黨員干部工作作風的實際狀況、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肯定不一樣。政府部門要改掉“機關病”、國有企業“官商做派”要不得、高等院校“浮躁氣”是眾矢之的……雖然根子一樣,但病灶有差別、病征有不同,不願辨証施治、不會對症下藥,難免會讓活動流於淺表、走了過場,最終難以標本兼治、藥到病除。

  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情況也表明,活動與實際聯系得越緊密、提出的要求越具體,就越能發現問題、找到靶子,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那些注重具體分類、具體指導的地方,活動推進總能抓住要害,作風改進也會真刀真槍﹔個別大而化之、搞“一刀切”的地方,則會浮光掠影,澡洗不干淨,病也容易復發。更加注重分類指導,不是標准鬆了、力度減了,而是讓尺子的刻度更精准、板子的矯正更有效。

  不願分類、不會分類、不敢分類,“左右一個樣,上下一般粗”,最終的結果是隻搞些共性問題照搬照抄,不敢把個性問題放上手術台,本質上還是一種形式主義。一分類,就具體,必然影響到某些局部利益﹔一具體,就深入,就會觸及某些現實矛盾。沒有自我開刀的勇氣、沒有動真碰硬的果敢,隻會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怎麼可能由表及裡、由淺入深?

  活動總標准要一視同仁,規定動作須不折不扣,但也要處理好具體與普遍、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對不同層級要分頭部署,依據崗位特點制定適宜方法﹔對不同領域要各有側重,從行業實際出發開展活動﹔對不同對象要因地制宜,給各個黨員干部群體都量身定制。還要注重發揮行業系統指導作用,對可能發生的種種復雜情況進行分析預判,制定出預防和解決對策。

  教育實踐活動的“實踐”二字,鮮明表達了求真務實的取向。扎扎實實做好准備工作,實事求是提出目標要求,腳踏實地查擺作風問題,才能將活動開展推向新境界,讓作風改進取得新成效。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20日 01 版)

分享到:
(責編:方蕊娟、謝磊)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