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維文 哈文 朝文
      手機官網
    
站內搜索:

主辦: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

中國青年報:反四風不會只是“一陣風”

馮雪梅

2013年12月03日08: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如果你問一個年輕人:“反四風是什麼?”他多半知道這是中央正在進行的一項治理活動,卻不一定能准確說出它的內容——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對於一些年輕人而言,“四風”似乎離他們有些遠。

  就像你可以不關心政治,政治卻隨時影響你一樣,看似“遙遠”的“四風”,卻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聯。不妨以本報近期的幾篇報道為例:

  煙台大學7位餐廳保潔員以吃學生剩飯剩菜的方式,參與 “光盤行動”。他們經歷過艱苦生活,“對忍飢挨餓深有體會”﹔他們不會講大道理,也不覺得自己的行為“傷面子”,只是很朴素地認為“糧食來之不易,生活富裕了,也不能忘了勤儉”﹔他們並不懂國計民生,卻會算最簡單的賬:“我們7個人一天若節省兩斤糧食,一周節省多少?一個月節省多少?”

  張俊敏,北京一所高校的畢業生,回家鄉創業辦書店,沒想到光辦証蓋章,就歷時3個多月,花了不少錢,在多個部門間跑了30多趟。書店終於開張,各種檢查、收費、罰款也跟著來了,不交錢就拿書,最多的一次拿走了140多本。張俊敏夢見城管要查封他的書店,等他從夢中驚醒,城管果真到了店門口……最后,他一氣之下關門不干了。

  對17100人進行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83.8%的受訪者高度關注整治“四風”﹔90.8%的受訪者力挺此次行動﹔90.4%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身邊的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然存在“四風”問題,官僚主義尤甚﹔91.5%受訪者認為整治“四風”須與法律對接。

  看似不相關的報道,卻有著一定的內在邏輯。一個年輕人的境遇,可能是一群青年的人生縮影﹔一代大學生的行為方式,擺脫不了社會環境的浸染﹔而一個社會的風氣,則是黨風政風的映射,它們相互作用並彼此影響。

  輿論將此次整治“四風”,看成是中國共產黨的又一次“整風”運動,其必要性不言而喻。作為領導者和先進力量的代表,執政黨的作風直接影響政府作風和社會風氣,進而對全社會,以及年輕人產生影響。

  當奢靡享樂成為一些黨員、政府部門領導干部的“壞習慣”,社會風氣也隨之污染——我們重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反思“節儉能改變什麼”時,面對的是鋪張浪費日漸盛行的社會現實。在這樣的風氣裡耳濡目染的年輕人,自然不會把艱苦朴素當時尚。於是,大學校園的餐廳裡,剩飯剩菜被毫不客氣地扔掉。

  當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盛行之時,自然“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北漂青年回鄉辦証屢受刁難,張俊敏的創業夢被無情打破也就並不奇怪。

  反“四風”並不是第一次,整治黨風、改變政府作風一直都在進行中,但其艱巨性顯而易見——90.4%的受訪者認為“四風”問題依然存在就是例証,而90.8%的受訪者力挺整治行動,足見民心所向。

  此次整治“四風”,確實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款大吃大喝、公款發放福利等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這是民眾眼見的事實。政府作風的轉變也毫無疑問,一大批行政審批項目被撤銷,“要實行最嚴格的行政審批准入制,對於不符合法律規定、利用紅頭文件設定的管理、收費、罰款項目,要一律取消”,顯示出政府轉變職能的決心。

  面對問題不容易,給出答案更困難。要讓整治“四風”卓有成效,即讓公眾最關心的“反四風不要成為一陣風”,長效機制是關鍵。隻有當整治成為常態而非“運動”,當權力約束替代道德勸戒,當硬制度改變軟規則之時,“四風”才可能得以根治。

  比如,實施行政體制改革,簡政放權,管住政府隨意亂伸的權力之手,讓官僚真正變成公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才能失去存在的空間﹔建立約束權力的有效機制,以財政預算的公開,管住政府亂花錢的手,由此才能真正制約“三公”消費,剎住奢靡享樂之風﹔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機制,有錯必糾,讓權力不敢肆意妄為,為官者才能不突破底線﹔讓輿論監督真正發揮作用,在民意的支持和民眾的監督之下,黨風政風才能發生根本轉變。

  “四風”不僅關乎黨風的好壞,也與青年相關,關乎他們的成長環境,就業狀態﹔與社會相關,關乎社會風氣,民生福祉。因而,民眾才會力挺整治行動,他們不希望整治“四風”變成又一種形式主義,同時期待相關的制度能夠建立健全,讓黨風政風的改變持久有效。

分享到:
(責編:方蕊娟、楊媚)

相關專題

中央精神

理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