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發展中經濟體絕大多數長期陷於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就是沒有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是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又一次重大思想解放,為進一步持續健康發展經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
為什麼我們要把政府和市場關系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發展經濟學的歷史視角,提供了一種非常深刻的解讀。
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對於所有發展中經濟體來說,發展都是最重要的前提條件。二戰之后,不少國家擺脫了殖民半殖民狀態,開始追求現代化,希望能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然而,至今隻有兩個經濟體完成了從低收入到中等收入、再到高收入的躍進,一個是我國台灣,一個是韓國﹔隻有13個經濟體完成了從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提升,亞洲也隻有日本與“四小龍”。全世界發展中經濟體多達180多個,絕大多數長期陷於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就是沒有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歷史地看,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始終是一國經濟增長、收入提高的基礎。如果發展中經濟體利用好后發優勢,可以加速趕超、實現現代化。但是,由於二戰后的所謂“結構主義”的發展理念泛濫,眾多發展中經濟體高度強調政府在推進重工業發展中的作用,結果經濟績效非常差,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上世紀80年代之后,發展思潮又被新自由主義代替,希望推行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讓政府完全撒手不管。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增速更慢、危機更多甚至經濟崩潰。
前面列舉的幾個成功例子都有共同特點,就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既依靠了有效的市場、政府也積極有為。有效的市場必須與有為的政府相結合,這是因為經濟發展必須有競爭力,必須有比較優勢。如何形成比較優勢?企業家對於勞動力、資本、技術的偏好,是自發的,需要有效的價格信號作為前提,隻有在充分競爭的有效市場之下才能形成,這也就是市場的“決定性作用”。與此同時,經濟發展的過程也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過程,上層建筑也必須隨之改進﹔此外,包括外部風險的平衡,不是個別企業家所能完成的,同樣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頂層設計。
有為的政府,對於轉型國家尤為重要。這是由於,轉型國家往往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需要政府來促進就業、關注民生、穩定社會。資金、資源如何避免盲目性,制度如何完善,也需要強有力的政府來協調、支持。所以,從計劃到市場的轉型,並不意味著政府的甩手不管,更不會自然而然形成市場的良性循環。改革開放推行的就是一種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觀念,比如雙軌制,既讓市場發揮作用,也讓政府改善基礎設施、完善上層建筑,這也正是從1978年到2012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0.5倍的關鍵性因素。
往前看,要應對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解決好一些領域的壟斷、尋租甚至腐敗,既要堅持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方面按照比較優勢發展,消除各種扭曲市場的保護、補貼、行政壟斷,另一方面要依靠有形之手,因勢利導,保護產權,維持宏觀環境,解決外部性等改革開放中累積的矛盾。如此,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就一定會延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目標也一定會實現。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26日 05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