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正考父的啟示

李國強
2013年08月03日11:30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正考父的啟示

  正考父是誰?春秋時期宋國的上卿。史書記載正考父恭儉從政的故事,現在讀來仍然讓人感觸頗多。

  正考父貴為帝室之冑,且博學多才,文武兼備,德高望重,深受宋國幾代國君倚重,官拜上卿,卻是個謙謙君子,為人處世甚是恭謹低調,平和有加,儉朴至極。是其官微權輕嗎?這個上卿又是個什麼樣的官呢?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廷重臣,相當於古時的丞相、宰相。正考父的美名和故事,《史記·孔子世家》《左傳》等典籍均有記載。《孔子世家》載:“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糊余口。’其恭儉也如此。”

  其意是說,正考父作為上卿,曾先后輔佐戴公、武公、宣公三個國君,三次任命,他一次比一次恭謹。為了惕厲自儆,為了教訓子孫,他特意在家廟鑄鼎銘文。銘文為:“我曾經三次被國君任命為上卿,每一次都是誠惶誠恐。第一次我是彎腰受命,第二次我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我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時我總是順著牆根兒走路,生怕別人說我傲慢。盡管是這樣,但也沒有人看不起我或膽敢欺侮我。不論是煮稠粥還是熬稀粥,我都是在這一個鼎裡,隻要能糊口度日就滿足了。”他的恭謙節儉竟然到了如此之地步!

  銘文共計31個字,其中一個“僂”字,一個“傴”字,一個“俯”字,三個漢語動詞何其生動形象!從字面意義上講,傴恭於僂,俯更恭於傴。作為幾朝元老,正考父不但沒有居功自傲,玩弄權術,借機攫財,淫奢糜費,反而越來越謙恭節儉了。可謂是終身守節不逾,官品、人品均堪稱高潔!

  這就是中國古代一個朝廷重臣為官從政的故事,我看后也深為感動,並敬佩之至!再看當今被揪出的一些大大小小的貪官、昏官,其飛揚跋扈之態,其貪婪豪奪之舉,其卑鄙齷齪之行,其驕奢淫逸之情,著實令人憎惡痛恨!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強盛不衰,需要一大批廉政愛民的領導者。特別是當前,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大背景下,領導干部應該認真思考如何真正用好手中的權力,如何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好官”。我想,在這兩個問題上,正考父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多暗示。(長城論壇 主持人:張書恆)

(責編:秦華、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