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湖南日報:勿過分解讀“副鎮長辭職”

潘福金
2013年07月09日08:54   來源:湖南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四川瀘州市一副鎮長日前正式辭職。他在網上發了一篇辭職感言,稱任副鎮長兩年來,每年平均有4個月在維穩,隻有4個月在干“正事”。除工作壓力大、收入低之外,還有“價值觀”的問題。他至今都在思考:“有些維穩是真的維持穩定保持地方經濟平穩發展,還是為了保帽子?”(7月4日《新京報》)

從職場現狀來說,每個人都有選擇某項職業和放棄某項職業的權利,關鍵是什麼樣的職業能夠對接自己的能力特長、滿足自身的價值實現、給予自我需求預期。如若這三點不能全部實現或隻能實現一小部分,“良禽擇高枝而棲”,另謀出路是人之常情,沒有必要對其說三道四、指指點點。

認識到這點,回頭來看28歲副鎮長辭職一事,也許就不會將之當作“奇觀”、視為“奇談”。從該副鎮長的個人吐槽來看,他辭職的原因不外乎工作壓力大、收入待遇低、現實與理想落差大。

那麼,28歲副鎮長辭職一事為何引起了軒然大波呢?在筆者看來,這個事件的燃點在辭職副鎮長的自我吐槽中:3000多元的月工資養不活家人、工作壓力大讓他心力交瘁、不科學的問責讓他受到政紀處分、維穩和應酬佔據大量時間沒法干正事……這一番感言中,壓力大、待遇低、環境差的表述擊破了公務員職業是“美差事”的社會固有思維,引起了民眾對“價值觀”的探討﹔“一年僅有4個月在干“正事”的“心聲”,點燃了民眾的“仇官”情緒。於是,同情基層公務員現狀、呼吁改變基層干部生存生態、抨擊公務員管理制度、指責公務員作風不實、揭批官場維穩頑疾等聲音,在網上鋪天蓋地涌來。雖然,在眾說紛紜中不乏灼見和諍言,但同時也充斥著不少詆毀和攻訐的聲音。其實這一切都只是辭職副鎮長的“個人感言”,個人的主觀感受並不能代替硬幣的兩面。

成大事者,熱愛不可或缺。而找到並擁有“熱愛”,其實並不容易。副鎮長只是想跟隨自己的心靈,找到滿意的工作,沒必要過分解讀。

(責編:吳斌、趙娟)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