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中國青年報:政府過緊日子 百姓過好日子

馮雪梅
2013年07月09日08:1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財政部近日發出通知,要求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對2013年一般性支出,統一按5%比例壓減。重點是壓減辦公樓和業務用房建設及修繕支出、會議費、辦公設備購置費、差旅費、車輛購置和運行經費、公務接待費、因公出國(境)經費等。

也就是說,備受詬病的樓堂館所項目、三公消費均在此列。按照去年的決算報告推算,壓減5%,總額為51.4億元。這樣一個約束性的硬指標,可以看作是對中央八項規定的進一步落實。

新一屆中央政府展現了杜絕機構膨脹、人浮於事、奢侈浪費、形象工程的堅強決心。早在今年兩會結束后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提問時,李克強總理就強調:“我們還要用簡朴的政府來取信於民,造福人民,要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近日透露,今年前5個月中央財政收入的增幅僅為0.1%。財政部長樓繼偉此前也表示,中央財政收入完成預算目標壓力很大。因此,雖然一般性支出是必要的,但目前的狀況下,要將財政收入用在更加迫切需要的地方。

在經濟轉型、財政收入增幅放緩之時,哪些是“迫切所需”,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當是民眾關注的焦點。壓減行政支出,除了經濟形勢使然之外,更是一種執政理念的轉變。如同這些年我們慣見的“再窮不能窮教育”一樣,壓縮行政支出,傳遞出“政府要過緊日子”的理念。

當然,行政開支也並非越少越好,而是應有一個科學合理的預算。政府的開支究竟應佔多大比例,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確實是一件頗費思量的事,但過高行政支出的弊端顯而易見。輿論時常批評這樣的現象:財政收入多年來持續增長,行政支出居高不下,超過了GDP的增長,更超過了人均收入的漲幅。

每當我們看到一些貧困地區豪華的政府辦公樓與寒酸的鄉村學校相對比,當一些官員的超標公車與偏僻地區居民的出行難相對比,當大吃大喝公款出國旅游的費用都需要納稅人埋單時,高額支出的行政費用,已然損害了政府的形象。

政府要過緊日子,不只是一種“花錢”方式的轉變,更是一種執政理念的轉變。政府作為社會財富蛋糕的分配者,如何“執刀”,讓哪部分人更多獲益,體現出不同的執政思路和利益導向。

“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這話我們耳熟能詳。民生保障中的一系列虧空,不可能馬上得以填補﹔對於民眾的某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相關部門的官員也總會耐心解釋,比如,高福利制度的不可行,退休年齡為什麼需要延長,等等。質疑者往往會舉出一些官員們鋪張浪費的例子加以反駁,他們的結論很簡單:如果政府的行政支出砍下一大半,民生的保障是不是就會提升一大步?

這樣的辯駁或許有失客觀,從中卻也可以看出輿論對行政高消費的不滿。“八項規定”之所以獲得民意的支持,正在於它對政府自身的作風進行“整改”。對於民眾而言,他們衡量政府好壞的標准也許很簡單,同樣一筆錢,是花在在民生改善上,還是給機關蓋了高樓,給官員配好車?隻有廉潔高效節約的政府,才能真正贏得人民的信賴。

政府過緊日子,百姓才能過好日子。同樣的支出,用於行政開支,還是投入民生,其結果迥然不同。行政開支的硬性削減,意味著其有可壓縮的空間。這些年,各部門的行政開支正逐步向社會公開,輿論對其的審視也會越來越嚴格。讓行政開支合理有效,預算的審批和監督不可缺少。當各部門的行政支出報告,事無巨細一應公開﹔當輿論監督能夠讓政府備感壓力,膨脹的行政開支就會受到遏制。

(責編:方蕊娟、謝磊)


相關專題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