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法制日報:百姓“罵”干部無需進“講堂”

2013年07月08日08:17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這幾天,浙江安吉天子湖鎮村民劉安銘和婁萬裡成了地方名人。他們在鎮政府會議室,當著眾人把干部罵得頭都抬不起來。原來,從5月始天子湖鎮開設了“百姓講堂”,每月請一位村民到鎮政府“罵”干部,以找出干部問題。該講堂已開設兩期,電視全程直播,20個村同步接收信號。鎮政府工作人員說,這是他們“轉變干部工作作風,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准”的新招(7月7日《錢江晚報》)。

  誠然,開設“百姓講堂”,請村民上台“罵”干部,不失為聽群眾意見、促工作改進的創新實踐,不過,總讓覺得形式意義大於實際效果,倘若不能夠堅持認真二字、篤守務實精神,甚至難免會淪為形式主義大家庭裡的新成員。

  村組干部算得上是離群眾最近的“官”了,幾乎天天能夠跟群眾打成一片,要聽群眾意見路邊、田頭隨時可以﹔即便是鎮裡的干部隻要有真心、具誠意,也完全可以經常去村民家坐坐、到田間走走,大家伙自然樂意掏心窩、講實話、提意見,何必非得進“百姓講堂”?

  事實上,群眾最朴實,如果真的想“罵”干部,也不會顧忌場合,問題是“罵”也好,批評也罷,抑或提意見、建議,村干部能否聽進去。如果能,壓根無須進“講堂”﹔反之,就是進了“講堂”,哪怕被“罵”得“汗流浹背”,都未必說明百姓“罵功”好。要不是裝模作樣,也是懾於鎮裡的“壓力”。

  倘若真有聽百姓“罵”干部的誠意,真有依靠群眾改進工作的姿態,何必高高在上坐在政府大院裡請群眾來“罵”,而不是到群眾中去傾聽,虛心聽取群眾呼聲、心聲,用實在的措施和實地的行動解決問題,力求讓群眾滿意?轉變干部作風,當然也需要創新,但靠形式主義去克服形式主義顯然不靠譜,更像是與群眾路線背道而馳。

  江蘇 范子軍 讀者  

(責編:方蕊娟、謝磊)


相關專題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