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廣州日報社評:曝光庸懶散奢,這一刀下得好

練洪洋
2013年07月05日14:11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省紀委日前向媒體通報8起“庸懶散奢”典型案例,其中包括辦公室賭博、違規發放獎金、服務窗口到崗不齊等。廣州市紀委監察局、市直機關工委也將上班時間看視頻、玩游戲、瀏覽股票行情等三種情形排名前五案例在市委禮堂裡“晒”出來。

有些基層干部之政治智慧不足、“庸懶散奢”到令人咋舌的田地,看看省紀委通報的汕尾陸豐市陂洋鎮部分領導干部賭博案例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鎮長、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財政所負責人、副鎮長等等,上班時間在辦公室賭博。這些人分明是“庸懶散奢”中的VIP,無組織紀律性之戰斗機,稍有政治智慧的官員恐怕也不至於如此昏懵、荒誕。對這種行為主體,不曝光、不免職簡直“不足以平民憤”。

紀委人員扮成群眾暗訪,將“庸懶散奢”抓現行,並公開處分“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干部,“手起刀落”痛快淋漓。而且,像廣州市紀委公布的材料非常詳細,說明調查功夫非常扎實,且絲毫不留面子,一些直屬機關照樣上榜。應該指出的是,“庸懶散奢”治理任重而道遠,因為它不是個別現象,一些地方的“庸懶散奢”依然存在,官僚主義仍然較為嚴重。省、市紀委監察部門以暗訪作突破口,並向縱深挺進,“庸懶散奢”現象是可以得到治理的。

“庸懶散奢”分而述之。“庸”,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碌碌無為,一本通書讀到老﹔“懶”,辦事效率低,時間觀念差,服務意識弱,辦事拖拉,推諉扯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散”,目無組織,罔顧制度,紀律渙散,吊兒郎當。上班遲到,開會早退,身在曹營心在漢﹔“奢”,享樂在前,吃苦在后,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奢侈成風,今朝有酒今朝醉。凡此種種,只是表征,“病灶”何在,才是關鍵。

一是機構臃腫,人浮於事。俗話說,一個蘿卜一個坑,當兩個、三個、N個“蘿卜”隻有一個“坑”時,肯定就有“蘿卜”無所事事,偷懶取巧。機構無節制膨脹,以至“十羊九牧”,公職人員“庸懶”便是必然的﹔二是公共財政管理漏洞太大,預算外資金太多,“有錢花”、“沒人管”兩者疊加,導致公款“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白花”。不求買對,但求最貴,奢侈之風就是這樣養成﹔三是權為誰所授的問題沒解決好。端誰的碗,服誰的管。公職人員端的是“公眾碗”,卻不服“公眾管”,說到底就是公眾無權“砸碗”——決定公職人員的前程。

是以,“暗訪、曝光、處分”只是給“庸懶散奢病”止止痛、退退熱的“救急療法”,真正“治治病”,必然要號准脈、下重藥,補泄結合,標本兼治。尤其是最后一環,需要進一步夯實。給公眾賦權、放權,讓公眾參與到對公職人員日常行為監督上來。公共服務的接受者監督服務的提供者,作為上級監督的延續與補充,共同編織起一張嚴密的監督網。與此同時,不妨進一步加強公眾對公權力擁有者的控制權,這是轉變公職人員的服務意識、工作作風、提高公共服務質量的可行之道。

(責編:楊麗娜、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