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戴東昌在國新辦《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長遠來看,我國收費公路佔整個裡程的比例大概是3%左右,97%左右的絕大部分都是非收費公路體系。將來我們中國的公路交通是由兩大體系構成:一類是以高速公路為主的收費公路體系﹔除了高速公路之外,原則上以不收費的公路體系為主。
不收費公路將佔全國總裡程96%以上——這是兩年前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告訴我們的數字﹔兩年后,雖然實際的收費公路裡程並沒減少多少,但是交通部官員告訴我們的“未來免費公路”數字已經提高到了97%。這是一件多麼神奇的事情!歡欣鼓舞之余,更多的人則將關注的重點投向了所謂“從長遠來看”。“從長遠來看”否定了當下立即實現的可能,於是隻能指向遙遙無期的未來。只是,這輩子,我們還能趕得上嗎?
96%免費也好,97%免費也罷,這既是一個“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的問題,更是一個該不該收費、該收費到何時的問題——憑什麼隻要是高速公路,就可以收費甚至必須收費?據報道,原本應在2007年停止收費、並已於2000年收回貸款和利息的京港澳高速北京段,不僅沒有停止收費,還在1999年轉為經營性收費公路,這意味著其收費期限將延長到2029年。試問,這樣的高速公路難道也有理由一直收費下去嗎?
現有公路網中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級公路、42%的二級公路都是收費公路,全球14萬公裡收費公路10萬公裡在中國,所以我們很困惑,所謂97%公路免費究竟該如何實現?高速公路之外的其他公路能否免費,肯定是個大問號,比如二級公路自開征燃油稅時,就說要取消收費,直到現在不也沒完全取消嗎?
現在的問題是,總不能其他公路免費遙遙無期,高速公路收費卻將無限期繼續。事實上,這樣的苗頭已經出現了:《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正案征求意見稿中,新增了高速公路還貸、經營期滿后,仍可按滿足基本養護管理支出需求的原則收取通行費的條款,令人十分擔心這會為高速路“無限期”收費留下政策后門。
所以,與其屢屢拋出“從長遠來看”的“畫餅”,不如扎扎實實多做點實事,來回應民眾的現實關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