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是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的長期要求,轉作風涵蓋很多方面,竊以為在適當的情況下少用點 “要”字也是轉作風。
言為心之聲,行為心之跡。時下,少數領導干部之所以好用“要”字,絕非偶然為之,有其根深蒂固的認知原因,它是其“官”念、“權”欲的一種折射,從某種角度去審視,就是其世界觀、方法論的真實反映。
居高臨下,表達著特殊的身份訴求。對部下講話時,不是談“希望”就是提“要求”,而且有些講話既不擺事實,又不講道理,張口“必須”,閉口“一定要”,套話連篇。撰文沒有多少說服力,更沒有什麼感染力,被謂“官腔”。凡此種種,皆因陷入居高臨下的認知誤區,自覺不自覺地表達著特殊的身份訴求。言行舉止習慣於以“官”自居,生怕別人漠視自己的分量,更怕別人怠慢了自己。
毛澤東在審批 《中共中央關於1959年國民經濟計劃的決議(草稿)》時,看到文內有“毛澤東同志很久以來就教導我們”、“毛澤東同志又指示我們”這樣的話,他分別將其中的 “教導”、“指示”改為“告訴”,並在首頁鄭重地批寫:“注意:教導、指示這類字句,用於個人很不好,缺乏民主氣氛,使人看了不順眼,以后不可再用。 ”顯而易見,文中的“教導”、“指示”與今日的“要”,何其相似。今日再讀這段批語,字字珠璣,針砭時弊,是對當下講話、撰文偏愛“要”字的同志最有針對性的忠告,最具說服力的糾正。
古希臘一座神廟大門上,寫著這樣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希臘人把它奉為最高智慧的象征。古人先賢告誡我們,人貴有自知之明,對於領導干部而言,由於身處地位、環境不同,往往更容易迷失自我,忘乎所以。貫徹落實“八項規定”,改進工作作風,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也必須有“認識你自己”的智慧,而時時、事事將“要”字用得恰到好處。
當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論,用不用“要”字需視情況而定,隻要講的內容分析透徹,寫的文章扎實管用,用“要”也未嘗不可。對於那些作決策、抓落實的領導干部,“要”字更有其特殊的指令性與執行力。這裡的“要”字,是嚴肅的,是必須的,與“官念”和作風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