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在北京朝陽區政府辦事大廳等候辦手續的市民發現,如果趕上大廳工作人員午休清場,所有辦事群眾都會被保安轟出來,大廳裡有空椅卻不讓坐,辦事群眾要在路邊干等一個半小時。對此,朝陽區投資服務大廳辦公室回應,清場是因為辦公窗口無人值守不安全。
政府辦事大廳裡有的是空椅子,民眾卻依然被轟出去,要麼下午再來,要麼路邊傻等,這樣的做法實屬不該。政府本來有向民眾提供公共服務的義務,雙方應該是平等的關系,辦事大廳也應該是一個共享而非獨享的空間,為什麼一定要午間清場,把大家都驅趕到馬路上去呢?
管理方依據的安全方面的考慮,並不具有說服力。面對面“開放式”交流的辦公方式,不是午間關閉大廳的理由。一則,可以安排工作人員輪流值守,輪流午休﹔再則,還可以劃出專門的等候區域,明示告知,相信前來辦事的民眾並不會隨意越界。甚至還可以“考慮像銀行一樣裝一塊玻璃”,以實現午休、等候互不沖突。
僅以午休而言,似乎也並非理直氣壯。國家工作人員依法享有午休的權利,這一點並無問題,但是,具體到政府辦事大廳,則可以多一些靈活和變通。這是因為,將眾多部門集中到一起辦公,本來就是一項便民措施,如果依然按部就班、午間清場,則未免有違便民這一宗旨。辦事大廳完全可以通過輪休、倒班等辦法,在保証休息的前提下,像銀行、郵局等那樣實現午間“不打烊”辦公。
明明可以這樣做,卻沒有這樣做,而是擺出一副冷冰冰的“衙門”面孔,足見時下政府轉變作風的艱難。盡管建起了現代化的辦事大廳,但充塞其間的,仍然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本位意識,而非人民本位、社會本位的理念。事實上,正是因為在思想、觀念、意識上缺乏服務的考量,才導致具體的行政行為每每偏離了公共服務的宗旨。
老百姓對於現代政府的要求其實並不過苛,隻要能夠順順當當、盡可能快地把事情辦了,就可以了。這樣的訴求反映在政治倫理上,即是政府應該以人為本,為公眾提供服務,而不是動輒以這樣那樣的理由降低公共服務的品質、提高公共服務的門檻。為什麼不能讓老百姓隨來隨辦,而是一定要候著、枯坐、干等呢?
可見,問題的關鍵在於政府應該迅速轉變職能,實現從管理型向服務性的跨越,就像十八大報告提及的那樣,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這其中,涉及到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固然十分宏大,而公共服務方面的內容尤其與每一個老百姓息息相關,不可不改。而任何宏大目標的實現,其實都離不開“午間清場”這樣看似細微的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