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的成效如何,往往通過作風體現出來。良好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的體現,也是黨員干部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和精神狀態的體現,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下大氣力真轉實改,破解作風難題。
增強自覺性,變“要我改”為“我要改”。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作風就如同抓學習,自覺很重要,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爭當學習型干部,自覺是基礎。“我要學”就好辦了,而一旦“要我學”就難辦了。改變作風同樣是這個道理,隻有變“要我改”為“我要改”,自覺地改、主動地改,把外在的壓力與內在的動力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事半功倍。
注重實效性,變“形式改”為“內容改”。從哲學上講,形式是內容的存在和表現方式,任何事物、任何工作、任何活動,都必須通過一定形式來體現其內容。但如果一味追求形式而忽略內容,甚至隻講形式不顧內容,就會淪為“形式主義”。克服形式主義,是中央改作風八項規定的主旨之一。因此,我們要學會“加減法”,在形式上做減法,在內容上做加法,在“面子”上做減法,在“裡子”上做加法。
把握集合性,變“單一改”為“統籌改”。改作風既與全黨的思想、政治、組織建設以及整個社會的環境和氛圍相互關聯,更與黨員干部的素質及政治、道德修養密切相關,因此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當前,尤其要做到“三個結合”。與深化改革相結合。花大力氣革除體制不合理、權力結構不合理、制度不合理的弊端,推動改作風向縱深開展。與提升效能相結合。提升效能也是節約,把精力和資金用到該用的地方,把好鋼用在刀刃上。與拒腐防變相結合。嚴格遵守“八個嚴禁”、“五十二個不准”,真正做到慎初、慎微、慎獨、慎友﹔從日常做起、從小事抓起,“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堅持長期性,變“一時改”為“長久改”。改作風,隻有起點沒有終點,隻有更好沒有最好。因此,要克服等待觀望心理和僥幸心理,防止表面化、防止一陣風、防止搞“變通”。改作風就像一場長跑,啟動難、爬坡難,堅持更難。我們要知難而進,破難而上,打好這場攻堅戰、持久戰。要重視制度建設,加強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的必須嚴肅處理,做到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省紀委常委、秘書長張正耀在省委黨校第一期“民主集中制與思想政治建設”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張永生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