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中國青年報:破除“酒桌迷信”才能剎住吃喝歪風

包麗敏
2013年05月23日07:4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一種神奇的液體在公款消費的餐桌上彷徨。

隨著轉變作風各項活動的持續開展,公款吃喝初步得到遏制,名酒、高檔酒消費量大跌。但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的記者近日走訪12個省市后發現,“酒桌辦事”依然大行其道,有的干部對中央規定“左顧右盼”,心態復雜。對300余名基層干部發放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83%的受訪者認為目前最經常的公務接待活動仍然是吃飯喝酒。甚至,有基層官員表示,以前聯絡感情主要通過接待,如今不讓吃飯喝酒,一下子無所適從。

聯想到前陣子就有媒體曝出,有些地方“轉戰地下”繼續吃喝,不由感慨,看來政策約束、明令規定可以一時管住官員的嘴,卻難以根除他們精神上的“癮”。

其實,官員對酒的需要和依賴,很少真正出於樂趣和享受。甚至,喝酒往往被許多人視為一種負擔,筆者就曾多次聽過基層官員“舍命上陣”之類的無奈自嘲和怨言。但酒這種液體的神奇之處,正如一些基層干部向《瞭望》記者坦承的那樣:跑項目、要資金、想拿到上級部門分配下來的資源,離不開吃喝,“吃飯開道,喝酒提速”﹔招商引資也離不開吃喝,“接待也是生產力”﹔“聯絡”同僚和上級感情要吃喝,酒桌有時還是一條拉圈子、要帽子的“捷徑”……

由此可見,公款吃喝之所以盛行,並非官員肚裡的“酒虫”作怪,而是他們頭腦中的“酒桌迷信”在起作用。而乞靈於酒桌來達成各種心照不宣的利益輸送或交換,是因為這種“迷信”在現實中常常管用,以致某種程度上,酒桌儼然成了一些官員的第二“談判桌”、第二“辦公場所”。酒在中國人的飯桌上本就起著潤滑作用,在官場文化中更成為一個奇特元素。“酒到位意味著關系到位,關系到位了啥都好說”,這就是“酒桌迷信”的現實邏輯。

而要破除這種“酒桌迷信”,恐怕別無他法,除了嚴令這種液體在公務接待中少出現、不出現和違規必究,除了讓“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常態化、制度化,還必須逐步消除“酒桌辦事”的強大“魔力”,剝去附著於酒桌之上的扭曲功能。

要讓關系和人情在我們的政治生活、行政運作中發揮不了作用,讓規則和程序真正說話。要簡政放權,讓伸得太長的權力之手縮回去。要給那些不受有效約束的權力戴上緊箍,套上轡頭。要管好各級財政預算,讓各級人大對“錢袋子”真正把關、審批,發揮公眾的監督作用。如此,酒風可剎,酒“癮”可戒。否則,就算“酒桌”遇冷,也會換作其他各種“桌”盛行。

對公款吃喝的酒桌宣戰,對官場生態和一些官員頭腦中的“酒桌迷信”宣戰,雖然沒有硝煙,但顯然毫不輕鬆,任重道遠。

(責編:程宏毅、謝磊)


相關專題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