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晉江市主要經濟指標保持穩中有升,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28.27億元,同比增長11.7%﹔工業總產值638.9億元,同比增長12.5%。
雖有所突破,但當前晉江近憂遠慮相互交織、疊加。在精神層面,一些企業家對現實困境、市場前景、企業發展感到迷茫,創業激情有所減弱﹔在產業層面,新興產業集聚效應尚不明顯,要素制約仍然突出,發展動力漸顯不足,轉型陣痛仍將持續。
面對嚴峻形勢,晉江怎麼辦?
按照泉州市委的部署,今年春節一過,晉江市就組織召開“增強憂患意識,推動長遠發展”大討論活動動員大會,全市干部與企業家集體上了一堂憂患課。當前,泉州上下正開展向先進城市學習發展經驗,作為我省縣域發展排頭兵的晉江,把比學趕超的目標鎖定台灣新竹和江蘇昆山,提出要“學新竹追昆山,創新發展晉江經驗”。
眼光向外,跳出晉江看晉江。新竹於上世紀末基本完成了從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的業態轉型。新竹科學園區佔地僅600多公頃,卻聚集了560多家高科技企業,台灣信息電子業的總營業額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由這個園區創造。再看全國百強縣(市)排名第一的昆山市,2012年實現GDP2725億元、工業總產值8520億元、財政總收入573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286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37%,比晉江高出許多。“學新竹、追昆山”,晉江就是要看到差距、認清不足、明確方向,激發干部群眾特別是企業家敢拼會贏的干勁和豪情。
對標找差,比學追趕。怎麼學?如何追?無論新竹,還是昆山,支撐快速發展的因素很多,但歸根結底,在於創新驅動、智造引領。於此,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聚集整合創新核心要素,用創新驅動新一輪發展,用創新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用創新提升綜合競爭力,推動“晉江制造”向“晉江智造”轉變,成為晉江的努力方向。通過深入對照、研究,晉江市明確要求突出人才支撐、產學研平台建設、新興產業發展、園區建設、對台優勢、產城融合等六大重點,抓創新、促轉型。
逆勢突圍,砥礪奮進。在比學追趕中探尋“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路徑,強化“走在前列、當好標兵”的決心,新一輪發展路上,晉江正整裝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