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報道,一些地方的公款吃喝,不再青睞扎眼的高檔酒店,而是轉移到私人會所、商務會館,甚至是機關食堂。與此同時,一些比較低調、看不出價格的奢侈品則成為公款消費和行賄受賄的“新寵”。這些都被群眾戲稱為“低調的奢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台了旨在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等一系列舉措。這些規定落實一段時間以來,出現了豪華酒店門庭冷落、龍井名茶價格跳水、白酒企業股價下跌的現象……種種跡象表明,公款消費得到了明顯遏制。
然而,在一段時間的等待、觀望后,個別地方和部門剛剛收斂的公款消費又有了回流之勢——某些地方的吃喝一條街又紅火起來﹔洗浴會所門外車牌被故意遮擋起來,數千元的賬單分開來開發票﹔還有些公款消費者舊習難改,在“改頭換面”之后,“搖身一變”從地上隱藏到地下,把公款消費的地點從以往的高檔酒店轉移到豪華的內部食堂和個人家中,甚至還讓高檔飯店的服務員、廚師上門服務,變外出請客為內部請客,結果是公務接待標准和花費不降反升。
前不久,中紀委在全國范圍內通報了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典型事例,並予以嚴厲處罰,同時再次強調要對違反“八項規定”的行為加大懲戒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但現實中,少數領導干部仍然無視規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我行我素,頂風違紀。究其原因,還是低估了中央治理公款消費的信心和決心,認為中央的規定是“一陣風”,暫時忍忍,過了風頭就可以再“卷土重來”。
群眾對公款消費的“變種”深惡痛絕。事實表明,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確保治理公款吃喝效果的持久性,明確各項制度並嚴格執行之,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因此,要綜合運用透明財務、規范公務接待、嚴格報銷制度、加大懲戒力度、開拓群眾參與監督渠道等多種手段,不斷完善治理公款消費的相關制度。如此,才能讓“低調的奢華”無所遁形,讓公款消費沒有空子可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