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系網成為各種不正之風的載體,當關系網一旦與資本、權力結合起來,其破壞作用就不斷增長
在我國社會生活中有一個外國人看來十分奇怪,而國人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現象:日常生活中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普通百姓,辦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按照規則程序來辦,而是找熟人。老百姓到醫院看病要找熟人,孩子上學要找熟人﹔經商者貸款要找熟人、招標要找熟人﹔干部提拔要找熟人、出事后擺平要找熟人。“熟人好辦事”,辦事找關系成了國人一種本能的習慣,在實在找不到關系的情況下才會按照規則去排隊辦事。正是由於拉關系走后門的人越來越多,在各行各業形成了各自的潛規則:建筑行業有假招標的潛規則、銀行業有貸款回扣的潛規則、醫院有送紅包的潛規則,政治界有跑官要官的潛規則……
我國現階段的關系網主要有四種類型:以親屬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裙帶關系網﹔以同鄉、同學、同事、戰友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故舊關系網﹔以“小兄弟”、“哥兒們”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江湖關系網﹔以金錢與物質利益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交易關系網。以裙帶關系為核心,依次排列為故舊關系、江湖關系、交易關系,作波浪狀輻射,形成龐大的關系網。進入關系網,有了“圈內人”意識,彼此才可以相互幫忙、交換。找熟人使用關系網的目的,一般是為了獲取在常規情況下難以獲得的某種緊缺資源,或希望在競爭中佔據某種優勢。
就個人層面而言,正常的社會活動與交換,人們可以按照社會公平原則或市場交換規則,按照程序公開地直接獲取所需的資源。而關系網在人們互動中人為地增加了環節,由此增加了多余的交換成本。就組織而言,現代社會中的科層制,其優點在於組織制度嚴密,職責分明,按原則行事,關系網恰恰將這些正功能破壞貽盡。關系網一旦入侵正式組織,將以親緣、故舊關系取代嚴格的業緣關系,擾亂了機構內部的有序運行,它使正式組織難以維持統一標准秉公辦事。就社會層面而言,關系網其本質屬性是認親情而不認原則。關系網繞過正常規則,奉行的是“插隊”原則,使資源、機會的分配不平等加劇,關系網直接沖擊規范的神聖性、權威性。搞關系網的人以瓦解制度、破壞政策、喪失原則、違反紀律、觸犯法律為代價進行交換。它惡化了社會風氣,形成了“人人痛恨走后門,個個都在拉關系”的社會頹風,“拉關系才能辦成事”成為相當部分社會成員的價值觀念與行為准則,瓦解了國人的規則意識。
關系網成為各種不正之風的載體,當關系網一旦與資本、權力結合起來,其破壞作用就不斷增長。近些年增長比較快的商業賄賂、官員受賄腐敗等犯罪現象,都是以關系網為載體的。關系網亞文化已經形成,成為干擾我們建立法制社會的重要阻力。中國要建立法治社會,除了要經受權力對規則的沖擊,金錢對規則的沖擊以外,還要經受人情關系對規則的沖擊。要解開纏人的關系網,現實可行的有兩點:
一是要削弱關系網的動力機制。提高經濟增長速度,使各類社會資源盡快豐富起來,將民生建設搞得盡量好一些,是從客觀物質基礎上消滅關系網產生的根本條件,削弱人們為謀求緊缺資源而去鑽營的動機。二是增強管理活動的透明度。抑制關系網需要健全、完善監督制度,如各種嚴格的審批制度、權力分解制衡制度、親屬回避制度、干部流動制度、懲誡制度等。關系網是把正式組織關系化為私人關系而在隱蔽場合進行的交換活動,它最怕暴露在公開場合。防止關系網,就要把日常的管理活動公開化,實行辦事公開制度。盡量讓組織內外部成員了解資源分配的計劃、標准、程序等,便於大家監督。讓掌握資源與權力的人成為“玻璃缸裡的魚”,管理透明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關系網形成。要提高各級把關人的素質,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公平公正的理念、秉公辦事的原則、廉政奉公的職業道德,讓公共權力與職業權力為公眾服務。
(作者為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