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星光大道》、《中國達人秀》一類的平民選秀已經不再新鮮,明星們就紛紛卸下華麗行頭,改披平民外衣,帶著“青澀”味道涌入各種秀場。
一周前,過氣歌星重返前台的《我是歌手》剛剛落幕,幾線名人仍在《中國星跳躍》和《星跳水立方》苦練“跳水”,一眾現役和退役的紅人又變身舞蹈學員,搭班專業舞者在《舞出我人生》上大跳熱舞,著實掀起了一股收視熱潮。
最吸引人的,不是明星們的技術,而是他們展示的“平民相”。觀眾們發現,歌手、主持學跳舞,也不過菜鳥數枚,模特、笑星搞跳水,亦盡顯新手青澀。明星們不僅在水池裡卸下了濃妝艷抹,在舞池裡失卻了前呼后擁,還卸下了高高在上、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架子。無論跳舞還是跳水,明星們都模仿著草根平民,從頭學起:經歷拉伸跳躍之難,飽受橫拍水面之苦,不顧腰背眼耳之痛,難掩臂膀手足之疾。無論是過關還是復活,過氣歌手們為一展歌喉,都歷經奔波之勞頓,候場之漫漫,評語之尖刻,結局之殘酷。真可謂人生甘苦,一夕嘗遍,玩命受虐,全盤皆收。這些勞什子節目,讓觀眾們覺得,無論換個行當,還是重返前台,明星們也和草根一樣,白紙一張,從基層走起,同樣有苦有樂,有笑有淚,享多麼大的風光,就受多麼大的傷。這種明星變平民的代入感,直讓觀眾們忍了不少廣告。
可細一看,這平民感也沒那麼真實,真人是來了,秀的時候還都帶著裝飾。不用說跳水池裡的面龐都“略施粉黛”,也不用說蒙太奇式的節目剪接,更不用說樂隊、指揮、和聲都是有名有姓,就連那某節目公布出來的機位數量,也都布滿了電視台的潛台詞:我們可下血本了,從買版權到做后期,老貴了。紛紛來秀的明星們,也都揣著自己的小算盤。從半老徐娘,到頹唐才男,都頂著夢想的名,喊著“堅持”的號子,想的都是在退休之前拼一把。贏了,即似蘇珊大媽名利雙收,不僅身價暴漲,還再次確認粉絲的觀念:偶像總要老去,紅紫終變淡粉,可老歌不死,唱功依然﹔輸了,也落個勇敢展現真我:我走我的歌路,我扎我的猛子,我玩我的大跳,讓別人評去吧。就是第二天上不了娛樂頭條,也純當玩了場真心話大冒險,在娛樂圈,這算個啥呀。
說到真心話大冒險,突然想說幾句關於評委的話了。一周的娛樂節目看下來,真是覺得秀場多了,什麼樣的評委都有。有風趣幽默的,有嚴肅專業的,有尖銳刻薄的,也有為與女星搭訕不惜出乖露丑的。有了花樣繁多的評委和點評,觀眾的娛樂角度就更多了,不僅可以業余欣賞,還可以專業挑剔,既能宣泄和排遣,又得了優越感和快慰,哪一段節目悶了剛要換台,冷不丁評委就來段脫口秀。評委們不再是陪襯,越來越反客為主,隻要明星們一忙活完,秀場就是評委們的了。驀然回首,發現節目播完,評委們也紅了。君不見,去年的一檔節目,有一半的評委還上了久違的春晚呢。
谷建芬這兩天說,如今的電視節目依靠著大排場、大制作、大投入,形式感一流,但真正能打動人的卻越來越少。“哪兒都走,就是不走心”。谷老師也太認真了,都是秀,走什麼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