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出台“八項規定”以來,各地下大決心改進工作作風,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已經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但隨著時間推移,一些地方公款吃喝、鋪張浪費現象有所抬頭,引起了社會對於不良作風回潮的擔心。
究其根源,在於面對階段性成績,有的領導干部滋生了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情緒和“鬆口氣”、“歇歇腳”的思想,抓作風的勁頭不足了,監管放鬆了,查處敷衍了,導致作風制度的執行缺乏連續性和嚴肅性,並沒有真正起到震懾和警醒后人的效果。目前,部分干部麻木不仁、觀望等待、陽奉陰違等不良現象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如不及時加以制止,不僅背離群眾的期許和損害政府的公信力,而且嚴重侵蝕我們黨的執政根基,其危害不容小覷,應當引起重視。
作風體現黨的形象、關乎黨的生命。轉作風乃興黨固政之舉,可謂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並非一時之功、一蹴而就。要避免此次轉作風淺嘗輒止、虎頭蛇尾,就必須充分認識到“作風病”的頑固性和反復性,不能有絲毫“鬆口氣”、“歇歇腳”的理由,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和經得起考驗的智慧,深入推進干部人事、行政審批、財政預算等制度改革,健全監督問責機制,堅持不懈地抓、持之以恆地抓,作風才能得到真實、持久的轉變。否則,“雷聲大、雨點小”、“緊一時、鬆一時”、“明裡一套、暗裡一套”的落實,無異於隔靴搔痒,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隻會陷入“走過場、刮陣風”的怪圈。
“鑿井當及泉,張帆當濟川”。轉作風貴在落實。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以“踏石有印,抓鐵留痕”的精神,鍥而不舍、堅韌不拔,善始善終、善做善成,用扎實有效的舉措把轉作風落到實處、明處,聚集起推動事業發展的正能量。(作者系江華瑤族自治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