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鞋子論”的時代新意

石毓智
2013年04月03日09:11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鞋子論”蘊含著一種目標更加明確的嘗試。這反映了這一代領導人的自信,也反映了經過幾十年的摸索,中國領導者逐漸找到適合國情的路子

習主席最近訪問俄羅斯,提出了 “鞋子論”,就是“鞋子合不合適,穿了才知道”。一個政治家的具體政績可能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被人淡忘,然而他一句蘊含哲理的話可能一直為后人記起。由習主席的“鞋子論”人們很自然地想起鄧小平的“貓論”——“不論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時代進步了,人們的觀念改變了,需求也不同了,因而認識也深化了,與“貓論”相比,“鞋子論”體現了怎樣的時代新意?

首先,從關注物質到注重自身的感受。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溫飽是個大問題,那時不管用什麼手段,先弄夠足夠的食品衣物,不至於讓人們挨餓受凍,這是燃眉之急。這也就是當年鄧公“貓論”提出的歷史背景和偉大之處。然而改革開放這二三十年來,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了,這時就要考慮自我的感受,那就是幸福不幸福,舒適不舒適。現在不僅有鞋子穿,還要講究鞋子要穿得舒適,穿得美觀。這難道不說明時代在進步嗎?

其次,從瘋狂的攫取到淡定的感受。在物質匱乏的時代,人人都像餓極了的貓,虎視眈眈、兩眼發綠,一有獵物馬上扑上去。這樣做就是為了填飽肚子,經常還弄得自己血淋淋的,狼狽不堪,始終過著煩躁不安的生活。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過來的人都會有這種感受。然而等到有一天,貓開始追求審美,照鏡子、戴頭繩、穿新鞋,那就反映了時代的巨變。現在不少人不正是過著這種日子嗎?所以,時下才具備提出“鞋子論”的現實基礎。

再次,從過去的無序到現在的有序的轉變。在七八十年代,一隻老鼠出洞了,群貓競逐,黑的、白的、花的一起上,你撕我咬,你奪我搶,誰逮住老鼠,不僅可以混個半飽,而且還很光榮,贏得光榮頭銜。這是一種無序的弱肉強食、巧取豪奪的生態環境。然而,穿鞋子就不同了,即使大家都沒有鞋子穿的時候,大街上扔一隻鞋子,即使是全新的,也不會都一窩蜂上去搶,因為穿不合腳的鞋子比不穿鞋子更受罪,輕者磨出水泡,重者則可以把腳弄傷。所以說獲得鞋子的過程必須是有序的,要麼量腳定做,要麼到商店試著買。現在方方面面是不是已經達到有序狀態,這很難說,然而起碼對有序提出了強烈的呼喚。“鞋子論”就反映了這種時代對“社會有序”的呼喚。

最后,由大眾化到個性化的變遷。物質享受分兩種,享受的檔次也分兩個級別。第一種物質享受就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吃的、住的、穿的,適用於每個人,不挨餓、不受凍、有地方住。這是第一層次的享受。第二種物質享受就是因人而異的個性化需求,胃寒者多吃溫性食物,怕潮濕者多住陽光房間,內火旺者多穿清涼服裝。鞋子是人們最個性化的需求,上衣褲子大點兒小點兒,問題不大,然而鞋子必須合腳,穿小鞋穿大鞋都走不成路。“鞋子論”反映了物質文明的發展已經到了人文關懷的階段了。

“鞋子論”注重自身的感受,沒有什麼爭論的空間,誰都得說實話,誰不誠信誰就受到懲罰,你穿了雙小鞋偏偏說很舒適,這就是典型的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所以“鞋子論”鼓勵的是人們要誠信,不自欺欺人。

此外,“鞋子論”還蘊含著“嘗試”,一種目標更加明確的嘗試。到鞋店裡邊,選擇自己喜歡的式樣、質料,再根據自己平時穿的號碼,選出自己合適的鞋,不是一件難事。試鞋的確定性、成功率有所保障,而危險性幾乎沒有,這反映了這一代領導人的自信,也反映了經過幾十年的摸索,中國領導者逐漸找到適合國情的路子。

(作者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終身教職、湖南師范大學“瀟湘學者”特聘教授)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