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南方日報評論員:整治“庸懶散奢”沒有退路

2013年03月29日16:34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日前,省紀委下發了《關於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的意見》,開展治理“庸懶散奢”行動再下“猛藥”。此次治理將堅持暗訪、查處、治理、曝光相結合,嚴肅查處發現的典型問題,開展專項治理,通過制播暗訪片、電教片和內部通報等形式加強警示教育,並適時在新聞媒體進行曝光。對存在問題不重視、整改不到位、群眾意見比較大的,紀檢監察機關要對單位有關領導進行約談或問責。省紀委打出的這一系列“組合拳”,目的隻有一個,便是整頓不良作風嚴防走過場。

“庸懶散奢”是干部作風建設的頑疾。從表面上看,“庸懶散奢”並不似貪污腐敗般露骨,也不像行政瀆職般引人注目,因而往往容易被忽視,而整治起來也多少顯得無處下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成為了體制內一些人的座右銘,隻要不做便不會犯錯,何苦自找苦吃?殊不知,對於整個行政肌體而言,不作為的危害未必就比貪腐瀆職小。從本質上講,“庸懶”的背后是信念的喪失,“散奢”則經常是貪腐的前奏。在一些領導干部身上表現出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甚至消極腐敗等作風問題,說到骨子裡都是“庸懶散奢”在作祟。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講話中明確表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毫無疑問,能力不強、效率低下、自由散漫、奢侈浪費等問題,損害黨和政府在群眾中形象的同時,削弱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調查顯示,92.92%的人認為,許多腐敗問題的一大表象就是工作作風奢靡﹔69.88%的人認為,吃請送禮、人情來往的風氣一直存在,很容易滋生腐敗現象。浮夸、自私、不踏實、得過且過的工作作風既是腐敗的前提和基礎,也是腐敗的先奏,因為不良工作作風的本質即自私與工作不扎實。這體現了不良的工作作風與腐敗是有聯系的,並且這種聯系是有內在規律的,一旦權力有機會尋租,腐敗便必然發生。對於改變工作作風問題,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隻能依賴長效性、制度性的建設。嚴打不是一陣風,查處也不是走過場,隻有真正把管理、監督、問責機制落於實處,切實增加政策執行力,轉作風才會變得可期。

對於各級干部而言,轉作風已經迫在眉睫,不能不轉,也沒有退路。如果心懷僥幸依然我行我素,希望能撐過這個時日,便待他日繼續癲狂,一旦被查出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反面典型,為自己的“庸懶散奢”付出應有的代價。近日中紀委高調通報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典型問題,再次明確黨的紀律絕不允許頂風違紀,等待觀望、“避風頭”的心理應該堅決摒除。在政策高壓之下,各地多了許多變相“庸懶散奢”——礦泉水瓶裝茅台,不一樣的包裝,一樣的味道﹔奢華會所轉戰農家大院,不一樣的大堂,一樣的服務。新瓶裝舊酒,足以顯示,轉作風隻能也必須是一場持久戰。省紀委此次再下“猛藥”,意義便在於此,增加政策執行力,將“庸懶散奢”始終置於目標靶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每一個人堅守崗位的努力,需要每一個人踏實勤勞的奉獻。化規定為制度,才能變決心為行動。在今日,整治“庸懶散奢”,沒有退路。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