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解放軍報:牢記出發的“原點”

辛士紅
2013年03月06日09:10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近些年是我國農業發展最快、農村面貌變化最大、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

  3月5日上午,溫家寶總理連用三個“最”來概括“三農”的發展成就,同時也鮮明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仍然在農村。這種坦誠、務實、清醒的態度,體現了我們黨和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

  “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讓人民滿意”“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人民”和“發展”無疑是兩個高頻詞匯。其實,二者之間還有著更深層次的聯系。人民群眾是發展的主體,也應是發展的最大受益者,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則應是發展的“原點”。

  從一組變化的數字可以看出,這五年,GDP年均增長9.3%,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然而,這個速度在我國卻跑不過多數民生類支出: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年均增長21.58%、中央財政“三農”支出年均增長23.5%……即便一些以挑剔目光看待中國的外國學者也坦承,讓13億人過上了父輩們夢想中的生活,放在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都是很難實現的。

  應當承認,盡管取得這些成就,但是離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還有不小的距離。未來,人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吃得更安全、住得更寬敞、看病更方便。這些“更”字,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夢想,更是中國共產黨人奮斗的目標、方向和“原點”。

  民生問題不僅關乎社會和諧,更關系黨群關系、政權穩定。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千年夢想﹔“三步走”的路線圖,讓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邁向全面小康﹔改革開放的關鍵抉擇,使中國經濟擺脫困境躍居世界第二的位置。正因如此,我們黨和政府獲得了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人們常說,延安革命根據地政權“是陝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來的”,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用獨輪小車推出來的”,改革開放“是適應人民願望、根據群眾創造搞起來的”。我們黨,始終堅持根植人民、造福人民。在“為了誰”這個根本問題上,我們的黨和政府不能有、不會有絲毫的淡忘和偏離。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