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台“八項規定”,到提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再到深入群眾問疾苦、聽民聲,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狠抓改進作風,一股清新的政風扑面而來:黨政部門公款吃喝、講排場的少了,節儉辦事的多了;開長會、講套話的少了,開短會、說實話的多了;干部“泡機關”、空談務虛的少了,訪民情、辦實事的多了……
短短三個多月時間,一些長期為人民群眾所詬病的不良習氣、沉疴頑疾逐漸好轉,“改作風”取得了初步成效,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許,也彰顯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大力推進改革的勇氣和智慧。
作風建設一直是黨的建設重點。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就任伊始就“約法八章”,並首先從中央政治局做起。中央率先垂范,各地積極跟進,黨風、會風、文風、干部作風為之一變。
作風之變表明,天下事,俱在人為。隻要拿出大刀闊斧改革的勇氣和魄力,就一定能夠掃除一切陳規陋習,革故鼎新。
此次“改作風”能全面推行,較快見到實效,也得益於對制度細節的注重和完善。中央出台的“八項規定”,各省公布的實施細則,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具體措施,針對性、可操作性都很強。對作風的要求體現在一個個細微之處,干部群眾一聽即明,一看就懂,便於執行和監督。
一切改革事業,都離不開群眾的參與和支持。在改進工作作風活動中,中央開宗明義地提出,要把為群眾辦實事作為落腳點,“作風是否確實好轉,要以人民滿意為標准”。在這一理念帶動下,廣大人民群眾不僅積極參與監督“八項規定”的貫徹執行,還主動響應“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網友自發組織起“光盤行動”,號召人們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相關協會發出倡議,呼吁經營者和消費者抵制浪費……官民之間良性互動,共同推動著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改作風”雖然有了一個好的開頭,但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如何確保“改作風”不走過場,不是一陣風,而是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蔚然成風,當務之急,就是要深入總結各級各地“改作風”的好經驗,好做法,並把這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上升為政策法規制度,努力健全立體式、全方位的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切實確保“改作風”內化為廣大干群內心的自覺認同,並外化為理性的自覺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