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沿海一省份某廳局負責人因不堪忍受會議過多,讓人統計涉及廳局相關工作全年的開會數量,統計結果令人震驚:1068個!
盡管人們早已習慣於把行政部門發文多、開會多的官場積弊譏諷為“文山會海”,某廳局“一年1068個會”的統計結果出爐還是讓人們大吃一驚:原來一些政府部門會議竟如此之多,“會議依賴症”竟如此之嚴重!
有人把“會議依賴症”批評為形式主義,但在筆者看來,這種“形式”背后的根源卻是政府部門觀念陳舊、手段單一、懶政怠政的官僚主義作風。長期以來,“工作就是開會,管理就是收費,協調就是喝醉”,成為一些單位和官員的行政常態。靠開會貫徹上級精神,靠開會部署工作任務,靠開會聽取下級匯報,靠開會總結工作成效,成為政府部門實施社會管理和落實工作任務的習慣性動作。“開會”儼然成為一些官員的工作“法寶”,三天不開會就沒著沒落,兩天不見文就心慌胸悶。由此看來,“會議依賴症”病在熱衷“形式”,根在懶政思維。
誠然,就動員、組織和落實工作而言,舉行會議不失為重要手段,但會議過多過濫不僅空耗了人們的寶貴時間,也極易導致與會人員的審視疲勞和本能抵觸,遲到、曠會、頂替、打瞌睡,便是人們心理逆反的用腳投票。為此,許多地方曾嘗試減少會議數量、提高會議質量的治理措施,比如,實行“開套會、合並開會”制度,提倡“要想生動,脫稿即興”的講話要求,設置“無會月”、“無會周”硬性規定等等。但由於其未從根本上觸及執政理念的革心洗面,治理效果並不理想。
事實上,在信息傳播手段日益發達的今天,情報互通、任務落實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和方式。比如,利用廣播電視、依靠手機網絡,開展調查研究等等。尤其是深入基層一線,更能讓管理者了解到第一手真實信息,便於提出具有針對性、體現個性化的意見建議。“會議依賴症”之所以屢禁不止,關鍵在於官員們對“會議”手段的駕輕就熟,材料有人寫,落實憑匯報,以會議抓落實還可省去他們深入基層的奔波勞頓。
同時,根治“會議依賴症”,還需嚴把經費來源和實施制度問責。開會需要經費,嚴格控制會議支出應該不失為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為會議經費設限和堅持公開透明,或許能因資金匱乏而倒逼會議減少,同時又可堵塞以會謀私的“小金庫”來源﹔此外,紀檢監察部門也可把減少會議作為整肅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突破口,對會議的數量與規模設置制度性規定,通過對數量的盤點、質量的審查和經費的審計,實行專題的跟蹤問效和獎優罰劣。隻要我們痛下決心,持之以恆,堅持理念、制度、監督、問責的多策並舉,“會議依賴”就並非不治之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