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之風必須狠剎!”習近平總書記就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作出重要批示后,各地積極響應,大興節儉之風。一些地方還發起了杜絕浪費、吃光盤中食物的“光盤行動”。風大雨大說明聲勢強勁,但強勢依然要防止“雨過地皮濕”,這就需要每個人尤其是黨員干部靜下心來、反復思考,如何從根本上剎住餐桌上的浪費,如何通過反對浪費、厲行節約,深入推進作風轉變。
“三思而后行”。遇事多加思量,總會利多弊少。思之愈深,方能大道直行。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有了“食”前先思,才有了對勞動成果的敬畏,才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如今,吃吃喝喝、鋪張浪費的奢靡之風,已影響和滲透到黨員干部的工作生活之中,欲剔除之,當從慎思開始。每次請客吃飯之前,先想一想是要面子,還是要裡子﹔想一想是多而全,還是少而精﹔想一想是擺闊氣,還是講朴素﹔想一想是“滿漢全席”,還是合理消費﹔想一想是公款消費無所謂,還是每一分錢都是人民群眾的血汗錢……這些問題想明白了,揮霍無度也就遠離了生活。
行成於思毀於隨。我們之所以要大力提倡三思而后“食”,是因為思想決定行為,觀念影響習慣。思想上不迷失,行動上才能不偏向。不管是杜絕浪費之風,還是糾治作風上的其他問題,思想上正確,方法上對頭,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因此,凡事當前,首先想一想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把群眾滿意作為唯一標准﹔還應想一想黨性黨紀、作風規定、領導囑托,心中始終繃緊一根法紀弦。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想通了,才能讓清風伴隨每一天,才能在群眾中樹口碑立心碑。
當然,三思而后“食”,其“食”不僅僅局限於“舌尖”。從“舌尖”上抓起,只是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的一個突破口和切入點。黨員干部還應深入想一想,有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身體力行、長期堅持,才能真正剎住浪費之風,讓節約節儉大行其道。譬如,文件、簡報連篇累牘,那是浪費紙張﹔報告又長又臭,那是浪費時間﹔燈火徹夜不息,各種電子屏華而不實,那是浪費電力﹔空房遍地,“鬼城”時現,那是浪費土地﹔出行前呼后擁、夾道歡迎,那是浪費人力。我們在反對浪費食物的同時,也應自覺向諸如此類的一切浪費行為堅決說“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