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作風是當下一大熱點,人們在肯定稱贊的同時,也在帶著疑慮觀察:會不會刮風走過場,虎頭蛇尾?
持之以恆改進作風,必須消除“斷點”。比如,春節過年關,弄得不好就會成為改進作風的“斷點”。年節講人情,校友情、戰友情、老鄉情、同事情,樣樣都是人之常情,冷而卻之就是不近人情。但如果處理失當,來往走訪“做人情”,接受宴請“欠人情”,動用職權“還人情”,因怕傷面子壞規矩、開口子,人情滲入權力,作風建設勢必難以為繼。
不良作風,實際上就是壞習慣,既頑固,又易反復。抓而不緊,抓而不實,打折扣、作選擇、搞變通,沒幾天就回歸常態,各種作風頑疾就不可能根除﹔抓抓停停、一陣風,熱鬧一陣兒就回到原點,作風建設前功盡棄不說,還容易陷入運動式的“治亂循環”。
改進作風,關鍵在於“常”“長”二字。在“常”上下工夫,就要從嚴治黨,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懈怠,發現問題,無論大小,有一個解決一個,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在“長”上下工夫,既要借助當前抓作風的有利契機,狠剎歪風、整肅紀律、清理特權,也應當加強立法和制度建設,為作風建設保駕護航。隻有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常抓不懈,警鐘長鳴,才能保証作風建設不間斷、可持續。
作風往哪裡轉,轉變得怎麼樣,群眾是觀察者、體驗者,更是評判者、監督者。將改進作風進行到底,就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自覺接受群眾評議和社會監督,群眾不滿意的地方要及時整改。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僅過年關要經受住“考驗”,往后的五一、十一、元旦,無論什麼情況,改進作風都不能出現盲點、斷點,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才能收到實際成果,才能讓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