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這一政策導向,就是要在城鄉發展一體化大背景下,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在發揮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優越性的基礎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組織及經營方式,使農村生產關系更加適應農村生產力的發展需要。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實質上就是要解決新時期“誰來經營農業?如何經營農業?”這兩大問題。盡管我國糧食實現“九連增”,農民收入實現“九連快”,農業農村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但也必須看到,我國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業經營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因此,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三農”工作面臨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基礎性工作。
家庭經營是農業最有效的經營方式,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應以家庭經營為基礎。在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基礎上,依法、自願、有償地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有序流轉,不斷提高農戶集約經營、規模經營的水平。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穩步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土地流轉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核心問題之一。當前,一方面要堅持在土地流轉中不搞強迫命令、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土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城市工商資本創辦農業龍頭企業的引導,鼓勵城市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探索建立嚴格的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耕地(林地、草原)准入和監管制度。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絕不是農業的內部問題,而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對“三農”提出的新要求,包含了農村經營制度、經濟管理和城鄉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既要減少農民,使更多進城務工農民轉為市民,也要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因此,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過程中,需要在土地、戶籍以及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建立完善相互配套的政策體系,既符合民意,也符合發展的客觀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