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新疆日報:改進會風重在實效

隋雲雁
2013年01月24日10:54   來源:新疆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改進會風,針對的不僅僅是會風本身,這將是一場頭腦風暴,一場觀念的洗禮,最終改好了沒,以公眾是否感受到工作實效說了算。

前段時間,同城媒體刊發了一張關於某次會議的會前准備照片,賓館工作人員站在會場桌子上,舉著長長的杆子一個一個挑下懸挂著的紅燈籠。據說,此舉是為了會風簡朴,之后如果企業開會需要燈籠,工作人員還會挂上去。

會風簡朴當然是好事,各地清新會風已換來公眾叫好聲一片,但為了會風簡朴去拆將來還要繼續使用的燈籠,似乎有點作秀。簡朴意味著不浪費、不折騰,這些燈籠多了一道拆和一道重新挂的程序,浪費人力,就是折騰。既然已經挂在那裡了,在燈籠下開一個務實的會議,也無可厚非。

過猶不及。改進會風,提倡簡朴,本來要改的就是形式主義,如果只是為了簡朴的“效果”而簡朴,那又成了一種新的形式主義。過去開會有的在形式上下功夫,是為了顯示足夠的重視,認為足夠隆重才是正確對待。現在要求簡朴,有的就過於在“顯示”簡朴上下功夫,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仍是對精力的浪費。

這幾天還聽說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冗長會議,主題是“為了改進會風精簡會議”。這個會議的誕生和存在,對其主題形成了反諷。對“改進會風精簡會議”的實質置若罔聞,仍把開會當做主要工作方法的陳腐觀念,既沒有真正改進會風,更沒有改進工作作風,實在要不得。

開會的主旨,是為了解決問題。會議是否開得切合實際,有成效,要用是否解決好需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來衡量和檢驗。與此同時,良好的會議風氣和效率能在現實生活中與公眾感受相兼容,可以對形成良好的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態產生強有力的引領力量。

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是中央出台的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中的具體要求。我們在新聞中看到,很多地方提出了關於會議發言字數和時間的限制,當然要肯定這種做法的出發點,但是僅僅限制字數還遠遠不夠,如果在寶貴的發言機會裡、有限的發言時間內說的仍是套話、空話、官話,只是從形式上縮短了會議時間,顯然並不符合“開短會、講短話”的初衷。會上的功夫應該放在會外。開會之前,充分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暢通民意,掌握實際,找准問題,在會議上形成真知灼見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會議之后,該是將“貫徹落實”這樣的會議標准用語形成真正的執行力,從強大的語言變為強大的行動。

改進會風,針對的不僅僅是會風本身,這將是一場頭腦風暴,一場觀念的洗禮,最終改好了沒,以公眾是否感受到工作實效說了算。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