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18日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究部署今年工作。劉雲山同志主持會議並強調,精神文明建設是在精神領域搞建設,貴在堅持、重在積累,不能抓抓停停、雨過地皮濕,必須狠狠地抓,一天不放鬆地抓,從具體事情抓起,對認准的事情要一抓到底,積小勝為大勝。(據1月19日《人民日報》)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在社會主義時期,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和實踐經驗,精神文明又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它的正確發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關系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大事。
實踐反復証明,對於精神文明領域陣地,如果馬克思主義不去佔領,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就必然會去佔領﹔先進繁盛的精神文化不去佔領,落后腐朽的精神文化就必然會去佔領﹔積極健康的社會思潮不去佔領,消極墮落的社會思潮就必然會去佔領。因此,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不容懈怠。
但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一般號召容易、深入下去難,形成聲勢容易、收到實效難。抓好精神文明建設“貴在堅持、重在積累”,必須常抓不懈、積小為大。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實現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目標,賦予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更高要求和更大責任。隻有充分認識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性和長期性,才能堅持不懈地把這項工作抓上去,否則就會貽誤全局。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堅定人們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才能凝聚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倡導正確價值取向是重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擴大社會認同、推動實踐養成、完善政策導向,才能使核心價值體系要求成為社會群體意識和自覺行動。
深入開展道德實踐是保障。注重群眾性、增強廣泛性,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表彰全國道德模范,推進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治理,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社會道德風尚。
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是關鍵。更加注重滿足人的精神需求,更加注重為民利民惠民,更加注重城鄉文明共同發展,才能進一步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精神文明建設既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要抓住根本、突出重點,樹立打持久戰的意識,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設當成一項“隻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長期任務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