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一些單位,講真話難。你要反映真實的社會情況或個人的正當訴求,對某些現象或某些人提出批評,可謂是比登天還難。
其實,並不是真話難講出口,而是人家不喜歡聽真話。我們經常看到的是,阿諛奉承盛行,說謊騙人肆虐,數字和成績被無限夸大。而誰反映了真實情況,講了一些真話,誰就成了“不受歡迎的人”。大家不會忘記,大躍進時代,人家都說一畝地能產一萬斤糧食,而你偏說不能,就要被“拔白旗”﹔當年對建設三門峽大壩有些微詞的專家,就曾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那麼說假話的騙子又如何呢?據報,原安徽省副省長王懷忠,當亳縣縣委書記時,鄉鎮企業產值隻有幾千萬元,他在紙上大筆一揮,成了幾個億,當上了全省的“先進典型”。
講真話是要有勇氣的。什麼樣的人能講真話呢?
有社會責任感的人能講真話。上世紀50年代初,北京市開始醞釀拆除牌樓。林徽因當面大聲譴責北京市副市長吳晗:“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后悔的!”而梁思成為了保護北京古城,與官方發生多次沖突。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梁從誡,秉承著“飲冰室主人”梁啟超提倡的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在川西一個小縣考察水污染時,他不給敬酒的縣長一點面子:“這裡的水跟醬油湯一樣,你們還好意思喝酒!”北京城市河道治理對話會上,他因為河床干涸問題,當面斥責一位北京市領導:你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梁從誡曾說:“我們祖孫三代如果說有共同點的話,那就是社會責任感。” 為了這塊養育了我們的土地,社會責任感應該是每個人應有的擔當。
無私無畏的人才能講真話。我們提倡共產黨員要胸懷坦蕩,在對與錯、真與假、善與惡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彭德懷說過,“為了堅持真理,應該拋棄一切私心雜念,真正具有不怕殺頭、不怕坐牢、不怕撤職、不怕開除黨籍、不怕老婆離婚的‘五不怕’精神”。彭總在廬山會議上的表現,就是一例。出於對黨和人民的事業極其負責的態度,彭德懷秉筆直書“萬言”,指出“浮夸風氣較普遍地滋長起來”,“一些‘左’的傾向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把黨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的作風置諸腦后了”。無欲則剛。拋棄了“小我”和所謂的名聲、地位,才能“實話實說”。
我們也要問問,為什麼有的地方熱衷於講假話,報假數字?除了“數字出干部”、“政績出干部”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的領導干部不喜歡聽真話,不喜歡人家的批評。敢講真話的人少了,是因為喜歡聽真話的人少了。因此,每一個領導干部都應該把聽真話、聽不同聲音,作為黨性修養的內容之一。
什麼樣的人才能聽真話呢?
對黨的事業認真負責的人才能聽真話。不同的聲音乃至反對的意見,也是調查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管理能力的重要參考。我們應該聽得進各種不同的聲音甚至錯誤的意見,做到“聞過則喜”、“從諫如流”。一片贊揚聲中,容易產生驕傲情緒,容易沾沾自喜,看不到工作的不足和缺點、差距。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聽真話,聽批評,有利於掌握各方面情況,做到理性、理智,提高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期,更要求我們傾聽不同的聲音,尊重不同的意見,重視多重的訴求。
有包容、寬容胸懷的人能聽真話。我們要允許人家講話,甚至講錯話。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毛澤東曾倡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為讓人講話,天不會塌下來”。領導干部樂於聽真話,善於接受批評,“諍友”、“諍言”就會多起來,溜須拍馬的大話、粉飾太平的假話就會失去市場。要使講真話和聽真話,成為正常的“政治生態”。
日前,中央通過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勇於講真話,善於聽真話,也是我們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倡講真話、聽真話,是因為“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