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看到運動員拿金牌時風光無限,可曾想到,每一個冠軍的背后趴著無數經過十多年訓練卻無法成名的運動員﹔當人們看到奧運冠軍得到獎金、房子、車子等巨大的收益時,可曾想到那些傷病纏身、窮困潦倒的退役運動員。
1月5日《人民日報》報道,退役運動員郭萍由於腳有傷殘,無法找到工作,和同樣身患重病的公婆住在一起,全家靠丈夫龐敬和當廚師的1300元工資過活。
像郭萍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個例,媒體報道過的生活窮困的運動員不少,如黃成義、才力、鄒春蘭、張尚武、劉菲、庄曉岩等。究其原因,是我國這種業余體校、地方專業隊、國家集訓隊的三級體制,使得運動員幾乎沒有時間學習文化課,受教育程度太低,退役后無法適應社會,轉型困難。同時,由於大多數運動員傷病纏身,花費大量醫藥費,更加劇了生活的拮據。
當提到運動員退役轉型時,媒體常常以鄧亞萍、李寧為例,當然不能否認這兩位是成功的案例。但是以他們來作為運動員轉型的典范,卻沒有參考價值,因為他們的成功很難復制。是否想過,在鄧亞萍成功的背后,是以多少默默無聞的運動員犧牲為代價,在乒壇的“鄧亞萍時代”,喬紅隻能是“千年老二”,而其他的運動員呢,還有什麼機會?冠軍永遠隻有一個。奧運冠軍更是少而又少,鄧亞萍卻一人獨攬四塊奧運金牌。那些與獎牌無緣的運動員特別是在運動生涯中因傷病退役的運動員,他們大多數一無所長,出路在哪裡?成績好的運動員可以直接上大學,而成績差的呢?他們有機會上大學嗎?他們有錢上大學嗎?鄧亞萍可以讀到博士,有沒有想過這十多年的學習花掉了多少費用?這是那些無法功成名就養家糊口都成問題的運動員可以想像?
雖然國家在退役運動員的保障機制上不斷改進,國家六部委出台《運動員聘用暫行辦法》,將運動員保障納入社會基本保障體系,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運動員退役后的生活和再就業難題。但這畢竟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依然不能最終解決運動員退役的轉型難問題。
如今,一年六七百萬的大學畢業生在招聘會上比拼,這些低學歷無特長更沒有職業和社交技能的運動員,他們如何面對職場的競爭?“我就是小學三年級文化水平,除了跑步我什麼都不會。”這是郭萍的心聲。而今連站立都成問題了,她依靠什麼生活?
要徹底化解運動員退役后的困境,應當改變舉國體制,摒棄“唯金牌論”,讓運動員實現體育訓練與文化學習的均衡。這樣無論他們是否出成績,都擁有一個正常人的生存能力。這其實並不矛盾。無論是亞洲還是歐洲抑或是美洲,都有大量的優秀運動員是這樣訓練出來的。而舉國體制下訓練出來的運動員,隻能造成科學文化知識的嚴重缺失,給他們退役后的生活造成障礙。這種模式也許會多拿幾塊金牌,但是並不能體現一個國家的體育發展水平,更不能代表中國人的素質。(來源: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