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眾工作,一些同志有這樣一個困惑:現在國家惠民政策這麼好,群眾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為什麼有些群眾仍對身邊的干部有意見?
密切干群關系,干部是主體。群眾去蓋個章,工作人員第一次說“少簽了字”,第二次又說“缺個手續”,人家就得“跑斷腿”﹔辦事得復印、打印,窗口單位要價高出市面好多倍,就會讓群眾花“冤枉錢”……這樣的細節累積多了,群眾的評價還能高嗎?
作風好孬,體現在一道道手續、一個個印章上,反映在老百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中。作風好,老百姓辦起事來省時省力省心,就會拍手叫好﹔作風孬,讓人費時費力費鈔票,群眾就要“惱火”,干群關系就會受損失,要求群眾十分積極地配合你工作,就會有障礙。
牢記公仆意識,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關鍵。如果把主仆關系搞顛倒了,把職責當成絕對的權力,把服務當成恩惠,以為別人是在“求”自己辦事,隻把群眾當成管理對象,沒當成服務對象,高高在上、冷臉相對,肯定會把事情辦得糟之又糟。像毛澤東同志當年說過的那樣,關心群眾的痛痒,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群眾能不真心擁護支持我們嗎?
改進作風,核心是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密切同群眾的血肉聯系。做到在感情上與群眾心連心,工作中與群眾面對面,為群眾辦事實打實,時時處處不忘用群眾滿意不滿意這面鏡子對照自己,朝著群眾的方向走,順著群眾的意願干,社會必然暖意洋洋,群眾必然干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