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元旦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一行輕車簡從,來到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阜平縣兩個特困村看真貧,摸實情……一次次考察,一個個會議,一項項新聞報道--自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以來,中央領導同志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門積極貫徹落實,引發海內外關注與好評。(2013年1月4日新華網)
記得當年江西蘇區流行著一首膾炙人口的山歌:“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這是對中央蘇區干部優良的工作作風的真實寫照,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當年蘇區廣大干部與群眾同甘共苦,著草鞋,穿粗布衣,和群眾一起開荒種地,修橋鋪路,打井抗旱,住的是普通民房,吃的是紅米飯、南瓜湯。他們心裡想著群眾、辦事為了群眾,牢記黨和蘇維埃政府的宗旨,自覺地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從而贏得了蘇區廣大群眾對黨的事業的真心擁護和支持,建立了血肉相聯的黨群干群關系。
毫無疑問,黨的十八大進一步向世人昭示了中國共產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堅定立場,進一步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要實現十八大提出的目標任務,關鍵在干部,干部看作風。好作風就像一面旗幟,能夠形成凝聚力和號召力﹔壞作風就像一團污泥,不僅給黨和政府抹黑,也深為人民群眾所唾棄。
因此,蘇區干部好作風雄辯地証明:我們什麼時候放鬆了干部作風建設,干部作風就會滑坡,黨群干群關系就會疏遠,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會受到影響﹔什麼時候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干部作風就會好轉,黨群干群關系就融洽,經濟和社會就能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正因如此,十八大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身體力行倡導新作風,並在2012年12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形成八項規定,從改進調查研究到精簡會議、改進會風,從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到規范出訪活動,從改進警衛工作到改進新聞報道,從嚴格文稿發表到厲行勤儉節約,八項規定涉及方方面面,規定詳細具體,令人耳目一新。
特別是習近平在廣東考察不封路、不清場,在河北保定考察晚餐只是四菜一湯﹔李克強拒絕官員“照本宣科”。中央領導人以身作則轉變工作作風,起到了巨大帶動效應。
一個月來,中央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門積極跟進,結合實際情況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一個月來,伴隨“八項規定”的深入貫徹落實,基層干部群眾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正如網民“轟隆隆滾滾向前”所說:“黨和人民在一起,我們國家有希望,民族有希望,中國夢想一定能實現!”
在筆者看來,對黨的各級干部來說,能否始終保持“蘇區干部好作風”,是黨在長期執政情況下必須面對的考驗。這種考驗過去存在、現在存在,將來也會長期存在。“八項規定”出台后盡顯當年“蘇區干部好作風”,讓我們看到、感受到新的“趕考”路上的新風新氣、新容新貌,令人振奮,令人鼓舞,更心生長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