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並將其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層面,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全省上下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不斷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努力建設美麗四川,實現永續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已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對地處西部的四川而言,如何處理好加快發展與保護生態的關系,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統領全省各項工作,我們要從子孫后代的長遠利益出發,把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要通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實現當代人利益的同時,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沃土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土地。要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持續提高發展環境和人居環境質量。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合理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我省是資源大省,在加快發展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樹立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意識。要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資源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當前,我省正處於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加速期。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既要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又要大力發展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既要大力發展優勢制造業,更要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有機融合。要統籌城鄉發展,把握未來城鄉發展的形態和走勢,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合理的城鄉空間布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建設美麗四川,實現永續發展,我們責無旁貸。全省上下必須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牢固樹立低碳、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與環境、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