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領導同志帶機關工作組下部隊檢查工作,要求一切從簡,不讓層層陪同。到基層聽匯報要求少講成績,多談部隊建設中的問題和困難。更讓基層沒想到的是,領導提出“看看你們沒有准備的地方”。這讓基層的同志既緊張又高興,於是將工作中的困難和“軟肋”和盤托出,后來許多問題在上級機關的幫助下得到解決。
通常說來,下級做好准備,迎接上級檢查,並無不妥。問題的關鍵在於,准備什麼,如何准備。如果隻准備上級要看的,准備上級看著滿意的,甚至還摻些假的虛的,那顯然不是我們應做的准備。正因為個別單位存在這一現象,有的領導“突然襲擊”,提出要看看“沒准備的地方”,這一做法可謂抓住了檢查工作的要害。
面對上級的工作檢查,基層的同志想得到領導和機關的肯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們更應該懂得領導、機關檢查工作,其目的是為了了解實情,掌握真相,以此來為下一步工作作決策,從而更好地推動部隊建設科學發展。如果我們能這樣考慮問題,那麼,面對上級工作檢查,就會積極展示實情,就不只是把做得好的亮出來,還會把存在的問題和做得差的也一並亮出來。部隊建設,級級有責任,人人有責任。領導的決策對不對,與基層反映問題和提供的情況有關。所以,從責任出發,從黨性出發,我們應當不計得失,敢於亮出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
上級領導和機關主動提出看“沒准備的地方”,也是責任所系。檢查指導工作可以持不同的態度和標准。基層提供什麼就看什麼,是一種態度和標准﹔不僅看基層提供的,也看基層沒有提供的,不僅看有准備的,也看沒准備的,也是一種態度和標准。比較而言,后一種工作態度更認真,標准更嚴格,責任心更強。我們常常要求各級干部工作要深入、要扎實。深入和扎實關鍵在於細致,細致入微必然深入扎實。檢查工作主動要看“沒准備的地方”,就是細致入微的表現,無疑也是責任意識強的表現。如果每位領導和機關干部到基層檢查工作時都能去看“沒准備的地方”,相信基層工作會做得更加扎實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