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網友談民生
>>
民生之我見
渴望更多的“民生大學”
網友:劉克梅
2007年03月07日09:14
【字號
大
中
小
】【
留言
】【
論壇
】【
打印
】【
關閉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這意味著,近代中國在相當長時間內實行的師范生免費教育制度,如今將重新返回大學校園。(3月6日《珠江晚報》)
今后考入這6所大學的師范大學生,不用再交錢讀書了,不妨看看人們的感受,山東臨沂60歲的退休教師鄭維美說,“在電視裡聽到溫總理講這一師范免費教育政策,感到心裡暖和和的。”史寧中代表說,現在東北師范大學一名本科生一年學費大約3500元,住宿費1000元左右,吃飯花費3000元至4000元,三樣費用合計在1萬元之內。“實施免費政策,就有效地解決了困難家庭學生上不起學的問題。”這不僅是尊師重教的貨真價實的體現,更讓我們切實感到,中國大學“民生時代”來臨了。
所謂“民生大學”,就是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和幼兒教育等,不僅滿足群眾教育需要,更是社會公共設施主要構成:提供物美價廉的教育服務,提升教育屬性中的民生性,注重教育的社會效應和服務效應,切實將教育收費和群眾實際收入有效聯系一起,緩解群眾對教育收費不滿的現實矛盾。也就是說,教育尤其是高校應該切實將收費行為、免費行為與群眾收入和地方經濟水平有效結合在一起,該免費的就要免費,該降價的就要降價。這才是“民生大學”、“民生教育”的核心精神所在。
可是,看看各地的教育收費情況,這些年已遠遠超過了群眾的承受能力,出現了諸如“學費殺人”、“為學費不得不賣淫”的怪狀,群眾怨詞頗多,可是,各地學費的費用就是見漲不見落。在有些地方的教育收費已成為當地政府財政收入重要構成的今天,讓地方政府落實教育良心,真的很難。——這種教育已經不是“民生教育”,而成為了“民怨教育”和“民憤教育”。
在這種教育矛盾的夾縫中,中央財政每年將拿出1億元來進行資助,在我看來,這種尊師重教的背后,更有黨和政府對教育亂收費、高收費的正面引導,緩解疏通,更是對亂收費學校、高收費高校的反面批評。在政府越來越強化對教育責任和國際義務承擔的今天,這無疑具有燈塔效應,昭示更多的“免費大學”、“民生大學”呼之欲出。
如果說,政府過去一直在強調國計問題,給群眾提供一個穩定、安全的社會環境,今天,政府已成為民生政府,將越來越多的財政資金支付給群眾生活需要、社會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醫療體制改革以及住房改革等,將納稅人的錢更多用來改善更多納稅人的生活狀況。社會是一個復雜群體,總會存在短板部分,政府盡可能動用財政資金,修復這種“保障短版”,使盡可能多的人員享受到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財政的面孔不再是面孔威嚴、威風凜凜、說一不二,而是充滿了溫馨關愛、親民和藹和注重民聲。
據報道,除教育部這6家直屬師范大學之外,全國還有90余家招收師范生的院校。希望中央政府的民生導向能對地方政府具有引導和指示作用,各地政府切實將免費教育也納入本區域、本地的師范教育領域,將尊師重教的政策落到實處,並且不折不扣地落實這項政策背后的民生指標,盡可能為群眾提供物美價廉的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讓教育真正走向和諧公平,正如總理所言,“要讓城鄉百姓特別是困難群眾都能享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擁有更多的“民生大學”。 人們有理由相信,一個生活型社會、民生性社會正逐漸浮出水面,帶來更多的和諧、健康和穩定。
來源:
zzzzzz
(責編:崔晨光)
相關專題
·
民生之我見
相關新聞
·
政協委員不妨學學毛澤東挨“罵”后的態度
[2007-03-07 08:50:44.944138]
·
兩會採風:作家二月河痛斥貪官“自白書”
[2007-03-07 08:35:01.822388]
·
曾培炎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 劉奇葆陸兵發言
[2007-03-07 08:34:56.966564]
·
李源潮:公共開支裡增長最快的是民生問題的開支
[2007-03-07 08:22:31.301333]
·
兩會報道牽動億萬讀者 上海街頭熱賣黨報黨刊
[2007-03-07 07:49:55.25015]
·
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曾慶紅分別參加審議和討論
[2007-03-07 07:00:41.36619]
·
06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執行與07年草案報告(摘要)
[2007-03-06 14:36:34.96994]
·
群眾利益無小事 有感於“民生問題大於天”
[2007-03-07 09:03:29.646018]
·
中央和地方財權矛盾影響中國燃油稅征收
[2007-03-06 14:39:15.086412]
[
打印正文
] [
給編輯寫信
] [
E-mail推薦
]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人民網強國社區注冊用戶可以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
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
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