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0日09: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小时候受过穷,挨过饿,看着这么多困难妇女在我的车间里挣钱,我从心里高兴。”在介绍自己创建的“巾帼扶贫车间”时,甘肃省庄浪县的刘彩霞欣慰地说。
今年40岁的刘彩霞是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土生土长的农家女,作为一名成功的创业女性,从当初离家赴北京打工,到如今返乡创业,利用所学技术在家乡建服装厂,刘彩霞这种“返巢式”的加工型企业不仅为不能离开家庭的家乡姐妹们开创出了一条挣钱门路,也为庄浪县“巾帼扶贫车间”建设提供了样本。
15岁那年,刘彩霞离开家乡,踏上了赴北京的打工之路。在北京一家服装公司,靠着自己的辛勤努力和一股韧劲,从学徒一直干到了公司的生产经理。打拼中,刘彩霞不仅积累了资金,还学到了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以后自主创业打下了基础。
在北京打工期间,刘彩霞几乎每年都要从家乡带出200多名贫困妇女,到北京服装厂干活。当时,姐妹们人均每年收入都不下4万元,这在农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是,当刘彩霞看到家乡更多的姐妹,因孩子上学或照顾老人而只能在家忍受贫困时,她的心里不是滋味。慢慢地,刘彩霞有了一个想法:她要返乡创业,在家乡办一家服装厂,为不能离开家庭的姐妹开创一条挣钱门路。
2017年,刘彩霞在庄浪县水洛镇王庄村创办了庄浪县圣宝泽服饰有限公司,建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巾帼扶贫车间”,这一次就吸纳了50多名陪读贫困妇女就业。
刘彩霞此后相继在郑河乡、韩店镇、南坪镇等乡镇建起了“巾帼扶贫车间”,服装加工生产线增加到6条,固定员工发展到200多人,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0余人。因为脱贫效果明显,带动性很强,刘彩霞的“巾帼扶贫车间”2018年被评为甘肃省巾帼脱贫先进集体,刘彩霞本人也被评为陇原巾帼脱贫带头人。
水洛镇徐碾村贫困户张旭红是刘彩霞扶贫车间的一名职工,从小学过裁缝的她以前一直在北京一家服装厂干活,后来因丈夫生病,孩子和老人没人照顾,她只能返乡回家。“待在家里没有收入,丈夫看病也要花钱,日子过得很艰辛。刘彩霞公司的‘巾帼扶贫车间’成立后,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岗位,每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日子逐渐好转了!”张旭红每每说起总会很激动。
刘彩霞“返巢式”加工型企业引起了庄浪县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结合甘肃省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庄浪县适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如通过资金扶持、减免房租、提供经营场所等措施,鼓励返乡创业能人与县外企业签生产订单,在贫困村建设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联网式的“扶贫车间”。同时规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10人以上就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的,县里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奖补企业。
在省市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庄浪县服饰加工、仿真花、麦秆画、剪纸等各种“巾帼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发展到28家,遍布全县各个乡镇,就近吸纳农村贫困妇女1100多名。在刘彩霞的“巾帼扶贫车间”,车间员工工资大多在2000元以上,最多的达到6000元。“巾帼扶贫车间”建设让众多的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看家、务农、打工三不误,增收、脱贫、致富有保障。
相关专题 |
· 脱贫攻坚路上的巾帼力量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