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稿件

人民网专访云南省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

让易地扶贫搬迁由最大难点变成最大亮点

孙海峰 徐元锋 杨鸿光 祝鸿伟 朱红霞 董童 李发兴 程浩 符皓

2020年09月07日08: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和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昭通市创新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抓住精准、统筹、务实三个关键,实现思想、工作和情感三个认同”的“133”脱贫攻坚工作思路。截至2019年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末的185.07万人下降至15.9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4%。

2020年,昭通依然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目前,全市剩余的15.99万未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04个未出列贫困村及镇雄县均达到出列和摘帽标准。

为深入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全方位反映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揭示中国道路的光明前景,人民网于7月3日在北京启动“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近日,采访团走进云南,分赴德宏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曲靖市、昭通市等地进行调研采访。期间,中共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接受了人民网的独家专访。

杨亚林在专访中介绍,“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是昭通贫穷落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所在。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昭通选择了一条风险最高、难度最大、过程最艰辛的脱贫之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规模分别为4万多人和3.6万多人的靖安和卯家湾两大新区,成为全国第一第二的大型跨县区安置区,昭通的易地扶贫搬迁由最大的难点变成了最大的亮点。

杨亚林表示,再硬的骨头也嚼得碎!昭通正坚持一手抓未脱贫存量的达标退出,一手抓已脱贫对象的巩固提升,正在镇雄聚焦“四个重点”,在全市面上抓好“四项任务”,坚决打赢高质量的收官之战。

以下为专访内容:

 

昭通5万亩集中连片洋芋喜获丰收,杨亚林向大家介绍高原马铃薯种薯之都建设情况。(昭通市委宣传部供图)

人民网:昭通作为云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脱贫难度大。2017年3月,任昭通市委书记后,您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杨亚林:2017年3月,我到昭通任市委书记。面对着全国之最的脱贫攻坚任务,昭通应该怎么办,从哪里下手,解决好什么问题?说实在的,我思考了很多。

一个地方要发展,关键是要深刻地把握市情、找准定位,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到任后,我就和大家一起调研,不断思考昭通最大的市情是什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根子上的问题又是什么。我认为昭通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这是昭通最大的市情,也是昭通之所以贫穷落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所在。

人民网:“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市情,给昭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矛盾?

杨亚林:“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主要派生出两个突出的矛盾:

第一个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昭通市总人口629万人,每平方公里有273人,是全省的两倍以上 。赤水河流域1980平方公里,生活着106万人,每平方公里有530人,是全省的四倍。大山大水大峡谷,人只能到河沟边那一小点空地生存;昭通农民人均耕地不足九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石漠化、半石漠化的坡地、高寒冷凉地,常年云遮雾罩,云雾蒙蒙。老百姓很难立足于当地来实现发展,甚至还有很多地方连生存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

第二个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空间狭小,资源匮乏,在形成人与自然矛盾的同时也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争夺资源的矛盾。

人民网:您如何来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重点抓了哪些工作?

杨亚林: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和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昭通11个县市区中有国家级贫困县10个(深度贫困县7个)、1235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691个)、185.07万贫困人口。近年来,我们把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作为昭通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历史挑战,也是我们最大的发展机遇。我们突出抓好4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双统领”“双保障”“双推进”,探索实践“133”工作思路。我们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党的建设统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双统领”,强化铁的纪律和硬的作风“双保障”,努力实现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双推进”。我们立足昭通实际,创新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线,抓住精准、统筹、务实三个关键,实现思想、工作和情感三个认同”的“133”脱贫攻坚工作思路,紧扣人的改变,全力走实群众路线。

二是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围绕“扶持谁”,扣好精准识别“第一粒扣子”;围绕“怎么扶”,扣好精准施策“第二粒扣子”;围绕“怎么退”,扣好精准退出“第三粒扣子”;围绕“退出后怎么办”,扣好巩固提升“第四粒扣子”,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脱贫成果巩固20条要求,对已退出的169.08万人继续保持政策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巩固强化脱贫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返贫。

三是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做好“四篇文章”。

突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文章。2017年以来,我们围绕“能搬则搬、应搬尽搬、整村搬迁”原则,探索创新“进城、入镇、进厂、上楼”安置模式,按照建设配套搬家、产业就业支撑、管理服务保障“三步走”思路,真正“让人搬到人该呆的地方,让树长在树该长的地方”,努力实现正本清源、科学发展,同步实现城乡人口分布格局重构、产业发展结构重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重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

突出做好产业培育文章。我们坚持以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引领新发展,按照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和集约化模式、党支部+合作社“三个全覆盖”的要求,全力推进“村村有亮点、组组有看点、户户有支撑”网格化管理,苹果、竹子、马铃薯、特色养殖、天麻、花椒“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突出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文章。我们坚持把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作为事关脱贫攻坚胜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键一招,扎实推动劳动力有计划、有层次、有保障地转移就业。目前,全市305.2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7.92万人,转移就业率81.23%;104.55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0.17万人,转移就业率86.25%;13.74万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12.4万人,转移就业率90.23%;贫困户和易迁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突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文章。5年来,我们累计新建和改造农村住房55.89万户,拆除危旧房43.72万间,农村群众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并重,215.4万人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自来水普及率达92.2%,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实现全面达标。加快补齐农村交通设施短板,累计硬化农村公路1.86万公里,建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1万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和社区通硬化路、通客运、网购物流全覆盖。全面推进“改薄”工程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11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19.25万名“两后生”通过就读职业教育学校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充分就业;创新“两查四对”控辍保学机制和“四步走”工作法,确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无因贫辍学失学。全市乡镇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

同时,我们聚焦攻坚冲刺,全力打好“五大战役”。2019年以来,针对全市脱贫攻坚存在的短板弱项,我们坚决有力打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歼灭战、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攻坚战、产业培育高质量发展突击战、劳动力稳定有序就业提升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海战“五大战役”,推动实现短板弱项全面补齐、全面规范、全面提升、全面达标。

人民网: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难度最大、政策性最强、扶贫效果最突出的一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于深度贫困的昭通来说,为什么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

杨亚林:昭通97%的国土是山区半山区,很大一部分贫困群众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冷凉地区,居住极其分散、偏远,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建设成本高,生态敏感脆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唯有搬迁才有脱贫出路。

我们搬迁的目的是要找到一个新的发展空间,终结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开启一种崭新的现代城镇生活方式。往哪里搬?昭通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安置,我们也不搞村头搬村尾、山头搬山脚,只能是进城入镇。

我们虽然选择了一条风险最高、难度最大、过程最艰辛的脱贫之路,但成效最明显。截至目前,全市36.24万搬迁群众全部搬入新居,安置规模分别为4万多人和3.6万多人的靖安和卯家湾两大新区,成为全国第一第二的大型跨县区安置区。中心城区和县城安置占比达92%,贫困山区群众一步实现从深山到城镇的“直过式跨越”,昭通的易地扶贫搬迁由最大的难点变成了最大的亮点。

人民网:我们了解到,起初有些群众心里有很多的顾虑,不愿意搬出大山。昭通是如何引导群众,打消群众的顾虑,实现“要我搬”变为“我要搬”?

杨亚林:从下决心开启大规模易地搬迁开始,有些群众,甚至包括我们的一些干部,都有很多的顾虑。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群众,既迫于对偏远、贫瘠、封闭自然环境的无奈,又羁绊于“在惯的山坡不嫌陡”的固有生活模式,但更多更大的顾虑并不是来自于对高寒冷凉山区的故土难离,而是搬了以后怎么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的问题。为此,我们重点做了5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走深走实群众路线,确保宣传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工作为主线的“133”工作思路,把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贯穿到易地扶贫搬迁全过程。特别是围绕打消群众顾虑、解决搬不搬的问题,全市上下组织开展了深入广泛的思想大讨论,用“搬不动山就搬人”的新时代愚公精神,激励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突破大山重围、打破小农思想,搬出大山谋发展,迈入城镇寻跨越。

第二,探索搬迁安置模式,确保发展到位。我们立足昭通客观条件和空间潜力,综合考虑城镇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就业吸纳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坚持全市“一盘棋”布局,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划,按照“进城、入镇、进厂、上楼”的思路,着力探索中心城区安置、县城安置、保障房安置、中心集镇安置四种模式,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区23个,全部采取“进城入镇”方式安置。

第三,强化公共设施建设,确保配套到位。搬迁以后的就学就医等问题,是搬迁群众关心的重点之一。我们在搬家前提前半年就对搬迁对象逐村逐组逐户开展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清、就业清、产业清、配套清、家底清“五清”专项行动和动态管理,提前启动搬家程序,多次组织群众代表、基层干部代表实地参观考察安置区,让干部和搬迁群众进入搬家状态,超前考虑和妥善解决搬家时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的定位不仅仅是建一个安置点,而是要建一个新区。我们在全面摸清58898名幼儿园至高中阶段学生就学情况的基础上,配套建设幼儿园24所、小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普通高中1所。同时,配套建设医疗服务机构33个、派出所3个和警务室21个、便民服务中心34个、“一水两污”项目48个。

第四,做强做实产业就业,确保支撑到位。在迁入地,各安置区周边规划建设了8万亩产业基地、9100个蔬菜和食用菌大棚、105万平方米“扶贫车间”和配套商业设施,引进电子元件、设备终端、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满足易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全面摸清搬迁劳动力的基本状况、求职需求,一一对应,建立工作台账和就业意愿清单,做好定向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13.74万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12.4万人,转移就业率90.23%;剩下的1.34万劳动力,通过扶贫车间、蔬菜大棚和食用菌大棚、产业基地和公益岗位就地就业。在迁出地,聚焦盘活群众137.81万亩“三块地”,通过集中统一流转土地与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实现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斩断搬迁群众与迁出地的直接联系。

第五,坚持以党建强引领,确保服务到位。在各安置区组建了5个临时党工委(管委会)、111个党支部、44个社区,以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机制为保障,全心全意帮助搬迁群众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社区、开启新生活,努力做到易地搬迁推进到哪里、党的基层组织就跟进到哪里、便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人民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哪些关系?

杨亚林:第一,要把握好改变人和改变环境的关系。脱贫攻坚脱的是人,而不是物。“两不愁三保障”要达标,但也绝不是简单地数字达标,重要的是改变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精神面貌,这才是脱贫攻坚最根本的核心存在。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物和人脱节,形成两张皮。

第二,要把握好现行标准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现行标准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但又不能局限于现行标准。比如说易地扶贫搬迁是着力解决群众的住房问题,如果村头搬村尾、山头搬山腰、这山搬那山,住房是达标了,但大山的环境还是没有改变,贫困的根还是没有拔掉。

第三,就是要把握好精准和统筹的关系。精准扶贫是要精准识别出那些最需要帮扶的人,给他们精准的政策和帮扶措施,让他们一步搬进城里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要精准施策,但也注意统筹。我们一定要把自下而上的精准和自上而下的统筹结合起来,把精准和统筹这个关系辩证地理解清楚结合好,这才是做好脱贫攻坚一个关键环节。

人民网:昭通的马铃薯和苹果,在外的名声越来越响,实现了“此土豆非彼土豆,此苹果非彼苹果”的转变,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有何经验?

杨亚林:这几年,我们之所以很多方面在短时间内形成根本性的突破、实现质的转变,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我们抓组织化,易地搬迁的高度组织化,产业培育的高度组织化,劳动力外出就业的高度组织化,或者说整个脱贫攻坚过程的高度组织化。

高质量发展不是简单地多种几棵苹果树,多种几亩土豆,这样种出来的东西绝不是产品,更不是发展。我们是要在实现此和彼的转换基础上,实现高度组织化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集约化发展。

我们立足于昭通的实际,选准定位是根本,到底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定位好以后,我们就按照现代的理念、机制、技术、方法来实现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的凤凰涅槃。千家万户小农经济、小作坊,怎么能实现规范化、集约化?最大的前提就是组织化,所有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根本的核心都是组织化。苹果、马铃薯、竹笋等几个产业就是很好的印证。

过去种土豆,一吨卖1000多块钱就不得了,现在我们5万亩集中连片土豆平均单产3吨到3.5吨,平均价格2元以上一公斤,最高的现在网络上能卖40多块一公斤。一亩土豆从过去的千把块到现在的平均六七千、七八千,甚至变成了几万。我们算了一笔账,昭通大概300万亩土豆,一亩增收3000元,农民就增收90亿,这基本就是纯增收。今年我们有几千吨的订货量出口到越南、老挝、缅甸等,我们的土豆变成洋芋,再变成世界的马铃薯,就不“土”了。

目前,在实现“此苹果非彼苹果”的同时,以高度组织化、规范化为前提,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近80万亩,今年将是一个大丰收之年,苹果产业将呈现量价齐增的良好局面。同时,规划建设的600万亩竹基地已建成450万亩,300万亩马铃薯正逐步实现“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的蜕变。就在8月18日,世界马铃薯大会正式授予昭通“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的称号。特别是昭通海升现代农业公司规范化种植的10万亩苹果示范园,成为全国最大单体连片矮砧密植苹果种植基地,“红蛇”“华硕”等优良品种每亩收益最高突破10万元,苹果树真正成为了“致富树”“摇钱树”。在北部的8个县区,高标准、规范化种植的笋用竹产业,再过3—5年将是一片茫茫竹海,在给群众带来较高经济收益的同时,更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指示要求,找到了一条立足昭通实际,既是生态又是经济,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产业发展之路。

人民网:现在昭通还剩镇雄县没有摘帽,接下来如何打赢这场硬仗?

杨亚林:2020年,昭通依然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镇雄依然是全国未脱贫人口最多的县,脱贫攻坚依然是全市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

面对“两个全国之最”的历史重任,我们坚持一手抓未脱贫存量的达标退出,一手抓已脱贫对象的巩固提升,我们正在镇雄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人居环境整治、问题全面清零、不断提高群众认同感“四个重点”,在全市面上抓好就业、产业、党建、爱国卫生运动“四项任务”,坚决打赢高质量的收官之战。

总体来看,截至2019年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4年末的185.07万人下降至15.99万人,贫困村由1235个减至104个,10个贫困县区摘帽9个,贫困发生率从34.8%下降至3.4%。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剩余的15.99万未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04个未出列贫困村及镇雄县均达到出列和摘帽标准;截至8月10日,涉及全市9个县区、980个村、30.145万户127.85万贫困人口的第一批实地普查圆满完成。昭通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变成历史,数百万群众将阔步迈入小康社会,昭通将彻底丢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通过万众一心、攻坚拔寨,我们努力闯出了一条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倒逼产业形态、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创新突破的“昭通路径”,奋力跑出了争先进位、赶超跨越的“昭通速度”。更宝贵的是,我们锻造了一支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勇于攻坚、无坚不摧的“乌蒙铁军”,再硬的骨头也嚼得碎!尤其是在攻城拔寨、奋勇冲刺的过程中,对内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对外重塑昭通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了昭通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重新凝聚起了赶超跨越、奋勇争先的强大合力,干群关系更紧密了,群众路线走得更实了,这是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成就。

(责编:赵晶、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