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1日11:02 来源:共产党员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治理竞争是国家间核心的竞争。制度稳则国稳,治理好则国好。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定》说明的丰富思想内涵,本刊特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角度,从制度的细节入手,对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势及其生动体现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
确保国家的政治稳定与前进航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们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另一个是这个制度的比较优势,即可以确保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正确方向。
那么,我们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或者说,为什么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能够具有这些比较优势?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不同视角加以分析。
1840年鸦片战争后,历经多次变革和改良,也没有挽救清王朝的灭亡命运。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新的社会政治变革时代,即多党议会的民主政治时代,当时的社会政治精英把西方发达国家的议会政治视为瑰宝,把它作为推行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不二选择。原因很简单,那时的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认为,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最先进的政治,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孙中山曾说,开明专制是老式的火车头,而民主政治就是个新式火车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社会政治精英会把西方民主政治作为一种优先的选择,甚至是排他性选择。
正是在这种思想认知下,再加上当时的中国各省各自为政,要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几乎不太可能。于是,当时采取一省一票的方式,通过一省一票的方式形成一个多党竞争的议会民主制度共和国。
走上多党竞争议会民主制度道路后,当时的中国一下子涌出了300多个政党,形成无穷无尽的党争,各党都各自运用自己的政治资源,用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来进行议会席位的争夺。这种争夺过程,最后导致了矛盾冲突不可调和,于是导致了宋教仁被暗杀之类的血案。经历这些之后,革命派又进行二次革命,袁世凯进一步镇压,最后解散国会,出现了总统独裁,多元民主政治宣告失败。随着袁世凯恢复帝制闹剧的失败,中国进入长年的军阀混战时期。在内,老百姓生活得非常苦,面对方方面面的威胁和压力,苛捐杂税,天灾人祸绵延不绝。在外,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非常低,屡受欺凌。这样的时代,何时才能结束?
经历了不断变革与革命,一批觉悟的中国先进分子逐渐认识到,推行西方多党民主制度,不仅没有给中国带来稳定、繁荣与发展,而且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发展阶段,历经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长达28年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新中国。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最终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和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写进了宪法和党章。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种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中国出现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而且可以确保国家政治长期稳定、国家发展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连火柴、煤油都要进口,到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制造业第一大国;从百业萧条,到活跃着上亿的市场主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从民不聊生,到农村人口脱贫,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即将历史性地画上句号,建成覆盖十几亿人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人均预期寿命由35岁增长到2018年的77岁;从饱受欺凌,到携手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这些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使中国人民从切身经历的发展变迁中、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深刻认识到为什么“党是领导一切的”,明白了为什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懂得了什么是“道路决定命运”的深刻道理。
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这句话同样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我国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另一个是这个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调动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
民主政治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制度化成果,也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制度追求。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不同,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中国的民主道路是从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始的,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把国家自主权夺回到中国人民自己手中,改变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欺凌的悲惨命运。民族独立和解放,是那个时代所有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意志。
从人民意志角度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初步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尊重中国人民的意愿,考虑到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建立起代表人民意志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尽可能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形成共识,取得一致意见的重要民主形式。经过多年发展,协商民主已经深深嵌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把有序参与、平等议事、民主监督、凝聚共识、科学决策、协调各方、和谐发展融于一体,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集中体现在:一是广泛性。协商民主的主体涵盖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别和各方面人士,协商民主的渠道多种、类型多样、形式灵活,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阶层、不同群众复杂多样的参与要求。二是包容性。协商民主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蕴含合作、参与、协商的精神,既反映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吸纳少数人的合理主张;既听取支持的、一致的意见,又听取批评的、不同的声音,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纳各种诉求。三是真实性。协商民主是一种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保证人民群众持续参与日常政治生活的权利,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
选举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支柱,选举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基础。选举在中国不同的政治层面上得到广泛运用,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中国城乡基层选举等等。其中,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是中国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选举制度。中国现行这种选举制度,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确立起来的。1953 年2月,中国颁布了第一部选举法。这部选举法颁布后,中国开展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普选活动。1978 年年底后,中国迈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维护公民的选举权利,中国对选举法进行多次修改。其中,2010年选举法修正案无论从修改的力度还是产生的影响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
与此同时,在当代中国,城乡基层民主自治是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现形式。现如今,中国已建立起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中国数以亿计的基层群众就是通过这些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表自己的看法,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和义务。
纵观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其价值核心就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事实上,判断一种民主制度的优劣,关键要看其为谁服务、为谁谋利。坚持人民立场,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才能得到人民认同和支持。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中国民主政治制度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保障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促进实现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机平衡,因而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能够汇聚近14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国家蓬勃发展。
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赶超式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里第一次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这种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又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一项伟大的创造。
当然,这种创造性制度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长期实践中、在总结经验教训中逐步摸索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可当时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没有经验,而能参考借鉴的只有“苏联模式”,即“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这种单一的模式,由于严重脱离了实际,致使我国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边缘。国有企业普遍缺乏活力,物质供应严重短缺;国家计划高度集中,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平均主义盛行,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且明确讲“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从根本上破除了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次真正的重大的理论突破,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经过多年改革与探索,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形成并日益成熟起来,其制度优势也充分地呈现出来。在所有制方面,中国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同时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支持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健康发展,有效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在分配制度方面,中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承认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同时允许和鼓励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在资源分配方式方面,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破除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的思想教条,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把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有度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这套制度在实践中被证明拥有巨大优势,不仅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979年至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远远高于世界同期年均2.9%的增速。同期,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人民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飞跃。
促进人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紧密团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优势。
那么,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其伟大时代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个精神就是“伟大团结精神”,“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实际上,这里说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本身蕴含着团结精神。中国是个大一统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也发生过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和五代十国等短期割据,但是团结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要方面。之所以能形成大一统,从文化角度来说,就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伟大团结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团结的基因,这一点从个人和家庭,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就可看出。中国人在讲到家时,经常说:家和万事兴。而和的前提就是团结,没有团结就不可能和。讲到国时,倡导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把公放在私之上,而追求公,就要以团结为基础,没有团结,没有对共同目标的认同,就做不到先公后私,公在私上。
第二个层面,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说就是一种团结奋斗的文化。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红色革命文化。讲团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多次强调团结的重要性,他说:“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讲到如何团结时,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使我们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强大的力量。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从而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同胞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团结精神伴随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如今已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血液中。
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则是一个民族的行动导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团结精神。这种团结精神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正是在这种伟大精神的激励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制度,不仅能够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紧密团结,而且为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注入了活力。
增进人民的福祉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制定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认识到要解决农民的根本利益问题,就必须解决土地问题。于是,党领导打土豪、分田地,使农民拥有了安身立命的土地。1945年党的七大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正式写入党章,成为党员的思想引领和行为规范。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着手建立起属于人民的新政权,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增进人民福祉,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为解决这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一大批惠民举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通过这些制度建设,实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要求。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刚性举措。譬如,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总之,党和政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稳定、安全是中国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为回应人民的关切,党和政府进一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好饮水困难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强化对药品疫苗等全程监管,对违法者要严惩不贷,对失职渎职者要严肃查办,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加强安全生产,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惩治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打击非法集资、传销等经济犯罪,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生活。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以增进人民的福祉为起点,不断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建设,满足群众对公平、正义、文化、安全、环境等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做到全国一盘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实际上,“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制度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深刻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
事实确实如此。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极端困难、技术基础薄弱、帝国主义封锁等严峻条件下,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研制出“两弹一星”,打破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勘探和开发大庆油田,摘掉了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的帽子,等等。这一系列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为国家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继续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独特优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开办经济特区,修建世界上最大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推进载人航天工程,战胜非典疫情、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等等,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凸显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港珠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等创造了中国式奇迹;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功破解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突破的劣势困境。这充分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能够充分发挥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势,确保国家和政权的稳定,实现各民族的团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最终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撰稿 陈坚 李东方 刘志新 李崴)
文章来源:《共产党员》杂志2020年第1期(上) 有删节
(辽宁《共产党员》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