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

代龙村:“党建红”带动“产业绿”

2020年07月08日15:49    来源:广安在线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眼下,正是花椒采摘的季节。7月2日,在广安区恒升镇代龙村的花椒基地里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花椒树上,一簇簇一串串的果实密密麻麻挂满枝头;花椒树旁,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党员干部和村民正忙着采摘花椒。

代龙村是广安区发展青花椒产业的重点村。该村从2002年开始,就逐步发展青花椒3000亩。但在去年,花椒基地因缺乏技术、树木老化等因素导致效益低下,业主和村民产生矛盾。

驻村第一书记刘盛平和村支“两委”解决了这一问题。今年初,在刘盛平的带领下,村支“两委”与和诚林业公司达成协议,对全村花椒基地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换种新品种花椒树,让代龙村日渐老化的花椒基地焕发新的生机,为增加村民收入和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带来新的希望。

近年来,代龙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党建方法路径和工作载体,建强村支“两委”班子队伍,聚力抓好产业发展工作,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群众致富奔康的强大动力,让花椒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用好“三会一课”老制度

增强凝聚力焕发新活力

在代龙村的千亩花椒基地,“红色星期五主题党日活动”的横幅格外显眼。比红色横幅更引人注意的是,比村民还熟悉花椒采摘技术的党员。

“近年来,我们把主题党日活动都办在花椒基地里,党员带头学技术、学管理,手把手教村民种植、管理、采摘,培养村民专业技术能力,帮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致富。”刘盛平说,2018年,他到代龙村担任第一书记时,就紧紧抓住村党支部这个关键,不断提升党员能力,壮大花椒主导产业。

如今,花椒基地里技术骨干都是党员,党员都是花椒种植、管理、采摘的能手,得益于代龙村党支部用好了“三会一课”制度。

定时召开党员大会,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为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同时,充分征求党员意见,找出花椒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走好“党建+产业”的发展路径。

每月召开支委会,当月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进展、状况,找准解决花椒产业发展难题的具体办法,让支委成为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方式。主题党日采取“走出去”学经验,“下地头”助发展的方式,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取经,到重庆江津区、达州渠县等地学习产业管理经验、花椒种植技术。另一方面,让党员干部到地里进行实际操作,与村民们一道整地、挖坑、栽树、修枝、采摘,带领群众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我们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内容来讲党课,有时候是我给他们讲相关的政策,有时候是党员技术骨干讲花椒种植的技术要点或老党员讲村里的变化,总之一个目的,就是提振士气,全员参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代龙村党支部书记范光春说,通过用好“三会一课”制度,党员们的凝聚力增强,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主动作为。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产业发展有声有色

在老花椒基地的不远处,是村支“两委”新建的300亩新花椒基地。基地里,不仅有长势良好的花椒树,还有果实满满的大豆。

“业主蒋祖云按每亩80元付给村集体土地租金,可让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24000元。”刘盛平说,花椒基地在管护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除草、松土、施肥等工序,每亩花椒地每年需村集体支付人工费300元,如今引进业主套种大豆,由业主支付除草、松土等每亩人工费200元,每年可为村集体节约不少支出。同时,花椒基地套种大豆,在施肥除草、采收大豆等环节都有用工需求,解决了村里50余名村民务工,带动村民年人均增加务工收入4000余元。

“对于在花椒树下套种大豆,刚开始我也没信心,现在看来收益还不错。”蒋祖云坦言,之所以选择到代龙村种植大豆,完全是因为村党支部书记范光春。

今年2月,花椒幼苗栽下后,苗行间有大量土地闲置,代龙村党支部一班人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土地利用率。多次考察后,村党支部决定,利用花椒树生长的“空档期”套种经济作物,但引进有实力、熟悉农业种植技术的业主是个难题。

这时,范光春想到,同学蒋祖云是山埝村的种植大户、致富能手。他主动承担引进业主的责任,在经过多次考察后,蒋祖云了解到套种有省去调形投入、节省租地成本等好处,才下定决心套种大豆。

产业发展有声有色,受益的还是群众。

“以前到镇上打工要走20多分钟,还不能照顾家里,现在村里有了就业岗位,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代龙村3组村民陈莲在基地打工,每天可挣50元,每月可实现收入1000余元。

“按每亩地栽植100株花椒树来计算,每株花椒树盛产期产青花椒20斤,每斤青花椒价格5元,亩产值可达1万元。”刘盛平算了一笔账,“按照约定,业主、村民及村集体按照3:3:4的比例分成,将来农户每亩土地可分红3000元,村集体经济每亩可收入4000元。”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如今,代龙村形成了群众跟着党支部干,党支部和群众携手发展产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良好局面。

前不久,村级建制改革后的代龙村面积增大了、人口增多了。对于新的代龙村,刘盛平有了新的打算:统一思想,继续发挥村党支部作用,对全村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奔康。(广安区记者站 张国盛 广安日报记者 陈玲)

来源:广安日报

(责编:高红霞、章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