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披坚执锐战疫的白衣天使,节日快乐!

本报记者  熊  建

2020年05月12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郭会敏。
  北京市医管中心供图

张春玲。
  北京市医管中心供图

孙雪莲。
  北京市医管中心供图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主题为“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护士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在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属医院的三位护士,无论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还是在支援武汉抗疫的一线,她们都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充分体现了护士队伍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

郭会敏:“说一句鼓励的话,患者都倍感亲切。”

大年初一,郭会敏接到北京佑安医院护理部组建新冠隔离病房收治患者的通知后,立即赶到医院请战:“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有抗击非典的经验,家里也没有困难,请领导批准。”

随着疫情的发展,如愿以偿的郭会敏进入隔离病房,担任感染中心总护士长。她以身作则,每天早上7点多就到病区,一直忙碌到夜里十一二点。她带领病区护士不断完善、细化护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要求、认真落实防护工作。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她近距离关爱患者,给患者传递温暖。

新冠肺炎患者与其他住院患者不同,家属不能探视,更不允许陪护。因为身边没有家属,更没有亲人来探望,住院患者像是处于一座没有亲情关爱的孤岛,恐惧和孤独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蔓延。病房医护人员是他们唯一可以朝夕相处的对象。

郭会敏深深懂得,自己不仅要完成日常的照护工作,还要走进患者的心灵,给患者更多内心的抚慰。她每天进入病房后,都坚持到床前和患者亲切交流,在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用心体会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她说:“虽然患者看不到严密防护的我们,但通过抚触患者的手臂、轻轻拍拍患者的肩膀,说一句鼓励的话,患者都倍感亲切,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一次查房中,一对母女引起了郭会敏的注意。双双感染的她们焦虑不安,尤其是母亲,身体和心理的负担很大。宝宝则因为看到了这么多穿着“怪异”的叔叔阿姨,也是一脸害怕。

在生活中,郭会敏不仅是一名护士,也是一位母亲。小宝宝的眼神在她心里挥之不去。为了让小宝宝重绽笑颜,她立即动员全科护士,为小宝宝买来了孩子喜欢的玩具和生活必需品。每次查房做操作之前,她会先抱抱孩子,陪孩子先玩一玩。不知不觉中,宝宝发出“咯咯咯”的笑声。孩子母亲看到孩子笑了,自己心里的焦虑也少了很多。

在隔离病房工作不能有丝毫马虎,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郭会敏多年来都工作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在专业护理技能和消毒隔离防护上经验丰富。她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允许丝毫懈怠,因此科室护理团队都以她为标杆,向她看齐。

郭会敏在做好患者救治的同时,时刻将同事们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她每天穿着防护服查看病区防护物品的储备,关注护士的工作、心理情况。哪怕护目镜在滴水,后背被汗水湿透了,她也依然严格要求医护人员按规范一丝不苟地做好防护工作。

张春玲:“上了战场就是一往无前、毫不退缩。”

北京安贞医院感染科主管护师张春玲,大年初二听说医院要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没顾上和家人商量,马上报了名。

“因为我有抗击‘非典’的经历,因为我有感染科的经验,因为我是ICU专科护士,更因为我是共产党员——无论哪一个条件,我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张春玲说。

初四凌晨1点左右,张春玲随队到达武汉,简单休整后就开始培训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晚上,张春玲给大家演示穿脱防护服的流程。怎样戴帽子口罩,怎样穿防护服更利索,怎样戴护目镜更严实,脱衣服时怎样卷才不污染……张春玲把在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窍门一一分享给队友。“我们是一个整体,如果有一个人被感染,其他人都很危险,此时此刻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战友。”她说。

张春玲所在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主要收治危重患者。来到病房,仔细穿好防护服,张春玲原本忐忑的心突然安定了下来。“我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使命感,就像战士奔赴战场,进入战场前可能也会紧张,但上了战场就是一往无前、毫不退缩。”她说,“作为一名护士,穿上这身白衣就肩负起一份使命,看到患者焦虑的神情,就发自内心地想去帮助他们,减少他们的痛苦。”

病房里的大多数患者都表现出很大的恐惧和不安,脸上总是一副愁苦的表情,看了让人心疼。每次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张春玲都愿意多和他们说说话,因为聊天会让患者放松一些。有的时候患者会因为一件小事不断按呼叫器,会因为左右手的血氧相差1%而询问是不是有问题。此时,张春玲总是耐心为他们解释,缓解他们的焦虑,稳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增强治疗的信心。

危重患者表现为缺氧、乏力、全身症状重,有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我们每天的工作除了查房、输液、抽血、发药、监测氧疗效果,还担负着打水、送饭、翻身、协助如厕等生活护理。”张春玲说,这些工作在平时做起来不算什么,但是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走不了太快,戴着两层口罩憋得厉害,护目镜的雾气让视线模糊,带着三层手套触感不准……只能依靠平时积累的医学知识和工作经验来完成操作。

此外,护理气管插管患者的工作更紧迫,责任更重大,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一天夜班,张春玲刚刚交接完一位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的患者,就接到通知,要从其它病区转来一位危重患者。她和搭档赶快准备好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麻醉科医生推着患者一到,很快就完成了气管插管,接上了有创呼吸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到90%以上。“我们开始为患者留置胃管、尿管,翻身,清洁皮肤,又铺上干净的护理垫,给房间空气消毒。”张春玲说,坐下来觉得身上凉凉的,才发觉早已经一身汗了。

孙雪莲:“大家安全了我才安心。”

今年春节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孙雪莲一直没休息,马不停蹄地整理防护物资,梳理防疫流程,为疫情防控做着准备。就在忙碌的工作中,她接到科护士长的电话:“雪莲,院里要组队驰援武汉……”“我去,我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有防疫经验、有管理经验,相信我一定能完成任务。”领导的话还没说完,孙雪莲便说道,“我是护士长、共产党员,要去就肯定是我!”

1月27日,孙雪莲一行抵达武汉后分组,被任命为第五组护士长。她的团队中不仅有自己医院的护理人员,还有安贞医院、积水潭医院、北京市中医院等多家医院不同科室的17名护士。

多年从事急诊管理工作的孙雪莲早就练就了遇事不慌,处事果断的工作作风:建团队联络群,畅通联络渠道;制定流程、建立制度,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制定培训计划,规范穿脱防护服流程。她迅速使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人员实现操作上的同质化,以确保安全。

经过短期的培训,她们迎来了首次进入隔离病房的日子。作为护士长,第一天进入隔离区,孙雪莲首先在病区内了解病房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些第一次进去的护士还不太适应,她就让她们慢慢来,适当休息,而孙雪莲在隔离区却一待就是6个小时。

下了班,孙雪莲不放心第一次进隔离病房的队员们,便一波又一波地将她们送进病房,等她自己回到驻地已经是深夜了。大家叫她休息,她却说:“大家安全了我才安心,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孙雪莲主动完善病区管理,设立常见问题手册,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和日常需求,填写正确应答内容,保证护患沟通的一致性;针对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和心理情况,拟定入院用物清单;在得知其他区域发生污染区针刺伤后,及时请教专业人员,联系拟定《污染区锐器伤处理流程》、设立锐器伤处理盒;利用回到驻地的休息时间编写“护理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为了摸清各时段的内容和工作量,她还连续跟不同时段的班次,检查护士们穿脱防护服是否规范,强化大家的院感意识。

孙雪莲护理过一位78岁高龄的危重患者。每当为他进行护理操作时,她总是会轻轻握住老人的手,耐心解释接下来要给他做的操作、为什么这么做、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等。

隔着厚厚的手套,老人虽然不能感受到孙雪莲的温度,但却感受到了她温暖的支持和鼓励。他的目光始终祥和宁静,充满谢意。

(责编:王静、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