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干部论坛

王东峰:自觉践行初心使命 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04月06日09:34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的第二站就到阜平县访真贫、看真贫,对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7次视察河北,每次都对扶贫脱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河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以脱贫攻坚实际成效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目前,全省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2.1%下降为0.07%,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在国家考核中取得好成绩,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

河北脱贫攻坚任务重。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把各项任务抓实抓细抓到位。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五级书记抓扶贫。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和落实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县乡党委书记“擂台赛”、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等制度。省委先后45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和专题会议,7次召开16万人参加的五级干部电视电话会议,举办“擂台赛”1400余期,34位省级领导干部每人分包1个贫困县,推动脱贫攻坚持续升级加力。

健全投入保障体系,集中财力办大事。发挥政府投入的有效作用,优先安排、足额保障、逐年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两年多来累计投入357.9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2018年投入41.11亿元,2019年投入55.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4%、33.9%。同时,加大资金整合使用力度,严格规范资金管理,实行贫困县扶贫资金审计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

健全工作推进体系,跟踪问效督落实。着眼实现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重点工作大督查和巡视巡察的重要内容,开展明查暗访,加强常态督查督导。今年以来,组织开展“百日攻坚联合督战”,发现问题立即交办,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每月一通报、每月一约谈,倒逼各项工作落实。

健全考核问责体系,正风肃纪树导向。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完善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办法,对地方和部门实行责任捆绑和“双线”考核并强化结果运用,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8名实绩突出的贫困县县委书记提拔为副厅级干部并继续兼任县委书记,1187名驻村干部提拔重用,对工作不严不实和失职失责的6名县委书记、2名县长给予免职处理,起到重要的激励和警醒作用。

坚持聚焦目标标准不动摇,确保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从河北情况看,“两不愁”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三保障”还有薄弱环节。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查漏补缺,加大力度,补齐短板弱项,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根基。

实施义务教育提升专项行动,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辍学。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完善动态跟踪监测、入学联控联保机制,实行“一对一”包联,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逐人落实教育扶贫补助政策,2018年以来安排补助资金6.88亿元,“三免一助”政策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9.99万人次。投入专项资金19.6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58万平方米,促进了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实施基本医疗提升专项行动,使贫困群众方便看病、看得起病。加快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消除了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实施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报销服务,25种大病集中救治率达到99.51%,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1.4%,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返贫。

实施危房改造提升专项行动,保证群众住房安全。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全部纳入改造计划,2018年以来投入专项资金13.4亿元,改造农村危房70590户,提前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对今年动态新增的1564户农村危房,全部纳入改造范围,省级财政配套2.13亿元,确保6月底前全部完成。

实施饮水安全提升专项行动,全面解决一些区域高氟水问题。加大用水设备改造力度,用好引江水、引黄水和水库水源,有序关闭自备井,加强水源保障和水质监测,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两年多来,解决35.37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让农村居民都喝上了干净卫生水。

实施“双基”建设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累计投资23.5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2786个,其中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3011公里,光纤宽带和4G信号实现全覆盖,贫困村面貌大为改观。

坚持落实精准扶贫脱贫基本方略,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我们在全省组织开展以“六个清单”为主要内容的脱贫攻坚“回头看”,逐项进行全面排查,因人因户精准施策。

深化产业就业科技扶贫,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把发展生产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推广“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协会”的“四位一体”生产经营模式,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5.3万个,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面向京津推动跨省就业,开发扶贫公益岗位,大力发展扶贫车间,帮扶28.33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创建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81个,选派1万多名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扶贫。2018年和2019年,全省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4%、12.4%,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和2.8个百分点。

深化易地搬迁扶贫,以创新举措滚动实施“空心村”治理。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纳入“十三五”搬迁计划的30.2万人全部搬迁安置,406个集中安置项目全部交付使用,启动1073个空置率50%以上的空心村搬迁工作,今年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务。下功夫解决好搬迁后人员就业创业问题,配套建设632个扶贫产业园区(项目),积极探索搬迁村村改居和群众农改非政策,有条件的依法依规赋予安置房大产权,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逐步能致富。

深化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各类帮扶资源作用。坚持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2018年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94亿元、引进资金16.32亿元,京津对口扶贫投入财政资金41.6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768个,驻冀部队出动30多万人次、投入和协调帮扶资金2.2亿元,有效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组织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动员1.12万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1.64万个行政村,累计投入资金57.9亿元,帮扶贫项目、帮产销对接、帮就业创业,贫困群众得到实实在在实惠。

坚持建立健全防贫长效机制,切实巩固和提升扶贫脱贫工作成效

着眼于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坚持脱贫和防贫一起抓,对228.9万贫困人口和157.5万低保对象,全部建档立卡,分类实施帮扶,实现了脱贫人口零返贫,2019年全省新发生贫困人口同比下降94.2%。

深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坚持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今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比上年增长26.5%,全省8414个驻村工作队、24923名驻村干部克服疫情影响,全部到岗开展帮扶工作。

深入推进政策和体制创新,确保“不让一个人掉队”。制定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意见,形成党政主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常态化排查和监测预警,紧紧盯住贫困线和低保线两条标准,对全省排查出的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2.9万户、6.7万人,全部纳入帮扶范围。

深入实施社会综合保障,织密筑牢防贫防线。创新设立社会救助基金,省级投入财政资金1000万元,市县按照不少于500万元的标准投入引导金,重点资助扶贫兜底政策覆盖不到、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同时,充分发挥防贫保险作用,有效防止致贫返贫。今年以来累计救助防贫对象1.9万户3.1万人,救助金额4044.7万元。研究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加快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扶贫脱贫,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目标标准、精准方略、从严从实,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帮扶力度,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抓好国家考核反馈意见整改,确保脱贫攻坚战如期圆满收官。

着力抓好要素供给,推动贫困地区复工复产。强化政策保障,严格落实支持和优惠政策,出台生产补贴、减免租金等措施,支持带贫益贫企业和扶贫项目复工复产,全省扶贫龙头企业复产率达到98.39%,扶贫车间复工率达到98.49%。强化交通保障,开辟“绿色通道”,推行健康码跨区域互认,加强客运、货物运输管理服务,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强化资金保障,将扶贫工程项目预付款比例调高至项目资金的50%,目前扶贫项目已开工8461个。

着力创新服务举措,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就业。通过促进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扶持一批,采取提供就业补助、开通专车包车等措施,“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返程务工。通过深化京津劳务协作输出一批,及时发布岗位需求信息,做好岗前培训,培育打造“燕赵家政·河北福嫂”等特色品牌。通过开辟就业岗位解决一批,积极开发与疫情防控相关的镇村保洁环卫、防疫消杀、社区巡查等临时性扶贫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地就业。目前,全省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达53.4万人。

着力加强动态帮扶,切实防范因疫情致贫问题。完善信息化监测预警系统,对存在因疫情致贫返贫风险的,加强跟踪管理,统筹运用产业就业、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殊人员救助供养等政策措施,扎实做好纾难解困工作,切实兜住兜好保障底线,确保脱贫工作不受疫情影响。

着力开展“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切实夯实基层基础。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配齐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大基层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党支部、村委会、保洁队、服务站、合作社协调联动的农村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每个贫困村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构建凝心聚力加油干、携手脱贫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责编:常雪梅、吕腾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