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3分钟凝滞后,让我们更懂得“记忆”

2020年04月05日10:22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3分钟凝滞后,让我们更懂得“记忆”



  举国凝滞3分钟。庚子清明,国旗为凡人降下,汽笛为生命悲鸣。

  4月4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从中南海到黄鹤楼,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14亿国人用朴素而庄重的形式,向逝去的生命献上哀思与追念。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3分钟的凝滞,让很多人想起汶川、玉树、舟曲。这个民族新近的历史记忆里,这不是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祭奠同胞。我们肃立、默哀、鸣笛、垂泪,为了牺牲在抗疫战场上的英雄,也为了病毒肆虐中倒下的凡人。

  3分钟的凝滞,也让人联想起此前更长时间的停摆。两个多月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这个国家带来空前的考验。无数人同时间赛跑,无数人同命运殊死一搏,也有无数人忍受着静止和寂寞。我们倾了举国之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苦战,才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取得今天弥足珍贵的阶段性成效。

  近来常有人说,“冬去春来,山河无恙”。老实说,这话并不准确。来之不易的成效背后,是无数人的拼搏、付出甚至牺牲。很多人跑赢了时间,很多人重新开始奔跑,也有很多人的生命永远定格。数千生命的消逝面前,我们无法轻言“无恙”。倒是应当记住,有的人永远留在寒冬,是为让更多人能够迎来春天。

  所以,在这个春日,我们需要这样一场祭奠,需要祭奠所有逝去的生命,无论他们是为国拼命的英雄,还是默默无闻的同胞,无论他们的名字是否被我们广泛地知晓。

  再普通的生命,都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更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符号。每一条生命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具象构成,都值得最大程度地呵护与珍视。而一个富有大爱与关怀的民族,会记住所有的牺牲与付出,不让它们被遗忘、被漠视、被辜负。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灾难和困境,总会给人以这样的体悟。疫情也是如此。某种程度上,战疫这场“大战”和“大考”,也是一堂生命教育的“大课”。它在各个层面启示着人们,要思考生死的分量,思考生命的价值,进而思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意。

  3分钟的凝滞,承载着对英烈的感激、对同胞的关切,也承载着一种特殊的记忆——以国之名,举国哀悼,本身就是将对个体的追思上升为国家的记忆。这意味着,一切个体的付出和牺牲,都应当得到庄重对待,使之成为后来者砥砺前行、继往开来的力量之源。

  疫情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也给山河带来了创伤。但伟大的民族不会被创痛击垮。眼下,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仍在持续,形势不断向好,却容不得半点懈怠;受到冲击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则亟待加快复苏。人们正在期待一场全方位的“冬去春来”,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也需要确保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都得到尊重和珍视。

  逝者已矣,生者正待重整山河。我们对牺牲英烈和逝世同胞的最好告慰,就是真正记住他们,并经由他们而更加懂得铭记历史、尊重生命、敬畏人民。懂得了这一些,这凝滞的3分钟,就是又一个前行的起点。(首席评论员 朱珉迕)

(责编:万鹏、任一林)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