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希望的田野,希望的春天——各地农业生产新动态扫描

2020年03月31日19:2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希望的田野,希望的春天——各地农业生产新动态扫描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管建涛、王建

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度打乱了生产生活的节奏,2020年春季的农业生产如何开展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重视下,这个特殊的春天里,中国各地与疫情赛跑,抓紧组织好春管春播等农业生产,既播下抗疫的底气,也播下一年的希望。春暖花开之时,新华社记者来到各地田间地头,详细了解各地农业生产新动态以及农民心中的新期待。

【百姓问事】春耕有啥新进展?能克服疫情影响稳定产量吗?

【记者探访】农业生产有条不紊,夏粮丰收基础扎实。

在东北,水稻浸种催芽正陆续展开。就在两天前,黑龙江省庆安县庆安镇庆福村种粮大户孙海林顺利把1500斤水稻种子送到久红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园区的浸种催芽车间,工作人员将种子放入搅拌机内进行包衣,着上“红装”的水稻种子,分批次摆进浸种箱。

“前段时间不能出门,担心浸种不能按时进行,现在看没受到影响,往年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浸种催芽。”送完种子,孙海林已经着手平整苗床,为催芽后的育苗做准备。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今年黑龙江粮食作物面积将保持在2.15亿亩以上,呈现水稻稳、玉米和小麦增、大豆减的趋势。4月下旬,黑土地上的农民开始旱田播种,5月开始插秧,各项工作均与往年保持同步。

黄淮海平原,冬小麦长势较好,农民开始忙田间管理。冬小麦是夏粮的“主力军”。在山东德州市武城县鲁权屯镇张马尧村,正给自家麦田浇水的村民吴玉坡说,麦苗长势不错,浇完水之后再施少量肥,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1000多斤,保持高产。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山东近6000万亩小麦苗情总体不错,是近几年来较好的一年。

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农民开始忙育秧。走进江西省吉水县黄泥洞智能工厂化育秧中心,只见两座透明的玻璃温室大棚内,农民正将秧盘搬上流水线。吉水县醪桥镇山头村种粮大户李顺根准备种320亩水稻,他从育秧中心预订了秧苗,4月初开始插秧。今年江西已落实早稻种植意向面积超过1800万亩,比去年增加150万亩。

【田间期待】盼丰收,也想避险。

每年我国不少地区,遭遇干旱或洪涝等灾害,导致局地农作物受灾,甚至绝产,给农民造成较大损失。

孙海林希望今年风调雨顺,也希望能靠保险充分避险。他听说当前有一种叫产量收入保险的政策,可以规避价格、灾情等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当前产量收入保险在一些地方已开始试点,但推广面积还较少,孙海林希望像他一样的普通农民能早点享受政策。

【百姓问事】化肥、种子供应充足吗?

【记者探访】农民通过多种途径能买到农资,种地注重减肥增效。

在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农资配送员朱运洲持乡村“绿色通行证”,开车将农民网上订购的农资,送到每家门前20米处,又接着赶去配送下一家。监利县农资配送实行县级农资服务公司进乡镇,乡镇农资服务店配送到村组,打通农资服务“最后一公里”。

农资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供应有保障。湖北的磷复肥企业总量占全国60%,截至3月27日湖北全省磷复肥企业复工复产总体情况良好,已有24家磷铵企业、40家复混肥企业复工复产,全省重点磷复肥企业开工率、产能复产率分别达94.3%和83.9%。

确保农资供应的同时,农民还贯彻新农业生产理念,让更“绿”的农业从春耕时便开始酝酿。去年黑龙江省七星农场种粮大户张景会使用了新型侧深施肥一体机,他说,从去年的实测情况来看,侧深施肥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与常规施肥相比,可减省肥料10%左右,避免了传统扬肥方式的肥料蒸发,达到控肥增效的效果。

江西省万年县裴梅镇汪家村种粮大户夏其概耕种100多亩地,今年他获得了一份科学精准的配方施肥方案。他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地可减掉化肥10公斤以上,增产粮食30公斤左右,实现绿色发展。目前,江西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6500万亩以上,覆盖率达88%。

【田间期待】化肥便宜点,压力就小一点。

近日,黑龙江省富锦市种粮大户田富强、辽宁省昌图县种粮大户董云峰购买农资时都发现,化肥价格上涨较快,相比春节前,尿素、二铵、钾肥、复合肥都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有分析认为,当前化肥价格上涨主要有周期性波动、需求集中释放、转运成本上涨三方面因素。采访中一些农民反映,现在农资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已基本解决,买农资没那么难。希望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市场供应力度,让化肥价格逐步降下来。“化肥是主要农资,价格低一点,俺们种地的成本和压力就小一点。”田富强说。

【百姓问事】田里有啥新鲜事?农民有啥新变化?

【记者探访】求人不如求“机”,面朝“直播”背靠“云”。

土地托管,实现规模经营,全程机械化作业。黑龙江省兰西县远大镇双太村村民王宪章种了大半辈子地,疫情防控期,他干了一件“大事”,为自家的40亩地找了“管家”,当起“甩手掌柜”。原来他和双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签订农业生产托管协议,每亩地交160多元的托管费,从种到收所有环节都由合作社负责,到时在家等着收粮就行。

去年王宪章将20亩地托管给合作社,另一半自己种,都是种大豆,结果托管亩产达到350斤,自己经营亩产290斤。王宪章说,过去种地是“小四轮”,灭虫是小药壶,现在播种用的精量播种机,一个种子也不会差。“非常精准,不相信科技不行呦!”

经过对比,今年王宪章把40亩地都进行了托管。兰西县副县长朱华生说,全县已有50万亩地全程托管服务意向。

“云备耕”“云问诊”正成为农业新业态。在山东就有多个“线上春耕”“线上春管”新模式在多家企业和平台开启。山东丰信农业服务连锁公司在泰安宁阳等多地推出了“无接触种地”服务。这家公司负责人董金锋说,公司在全国已有100多万农户会员,今年春天用户新增数量同比增长了30%以上。

湖北省南漳县采取线上电话咨询、微信办班、电视、网络直播等方式,把技术送到田间。在南漳县王继尧蔬菜基地,新培育的辣椒苗出现了病害,基地的工人们通过手机微信,向南漳县农技专家求救,很快专家就将技术指导视频发到他的手机上,技术操作一目了然。在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中国农技推广”,38万多名农技推广人员、6000多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解答技术难题、提供远程问诊。

网购农资、直播卖货、实时订单种植……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云”上耕田。

【田间期待】想早点用上大农机。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大型农机具价格高、补贴标准低,部分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买不起,农民“够不着”。

黑龙江省兰西县兰河乡瑞丰玉米种植合作社目前已签订1.8万亩地的全程托管协议,随着经营土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应用大型农机重要性日渐突出。合作社理事长杜亚东说,200匹马力以上的国产大型农机要30多万元,补贴之后也得25万元,进口的则需要七八十万元,农村买不起。

当地农民认为,大型农机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实现耕地深翻、秸秆还田,提高耕地质量,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大型农机的补贴力度,让农民早点用上大农机、深松犁、旋转犁等“种田利器”。(参与记者:张志龙、郭强、侯文坤、邹明仲)

(责编:王静、吕腾龙)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