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人民战“疫”党旗飘扬

流水线上的“跨界”女工

——记驰援口罩生产一线的中国石化北京石油西北分公司党员突击队

张云桥 孙莉 高君

2020年03月20日08:17    来源:中国妇女报

原标题:流水线上的“跨界”女工

开栏的话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力争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轨道,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在这场举国上下的特殊战“疫”中,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上的重要生力军,女职工始终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她们中有的不让须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有的克服各种不利条件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她们立足各自的岗位,全力以赴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践行保供应、保重点、保稳定的任务;她们贡献智慧,展示才能,奉献爱心;她们身上迸发出强大的“她力量”,展现了亿万巾帼的担当,同时赢得了公众的认可、称赞和钦佩。

返岗的脚步让企业和城市“活起来”,不少地方的厂房已经“热起来”,经济发展开始“动起来”,各地、各行业经济开始“回血”。本版从今天开始,开设“女职工之家·战‘疫’复工复产进行时”专栏,期待它成为记录女职工这个特殊群体战“疫”、复工群像的时代相册,也成为展示各级女职工组织工作成效的窗口,团结动员更多女性,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

口罩急缺,疫情就是军令。在政府统一调控下,中国石化与纳通医疗集团合作,迅速扩大口罩生产。仅仅10天时间,1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就在北京延庆区建成。但是纳通人手有限,15台新型口罩机急缺生产工人,而疫情期间招工是难题。按照中国石化总部要求,北京石油派出一支生力军,火线支援口罩生产,其中大部分为女性员工。

负责管理延庆和昌平区中国石化加油站的北京石油西北分公司党委首先担负起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年已五旬的老主任来了,年轻的党员同志上了,妻子带来了西北公司“编外”的丈夫同上岗,伉俪双双齐报名……一批石化女工迅速变身口罩生产线上的流水作业工人。原本在不同岗位上从事不同工作的她们,在过去的近半个月的特殊时间里,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口罩线上的“跨界”女工。

“我是党员我先上”

3月3日,接到任务后,西北分公司党委立即紧急部署,发出支援口罩生产的号召。

“我是支部书记,这场攻坚战我必须先上!”“我是党员,保证口罩生产线正常运转,为防疫物资供应出力,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报名!”党员主动请缨、踊跃报名,纷纷要求前往延庆志愿服务口罩生产线,全力加速口罩生产。

“这么光荣的事情,我不能缺席!”50岁的老党员、运营部主任刘玉红主动找到领导,坚决要求参加“会战”。她表示自己的身体吃得消,可以适应口罩厂的工作强度,并保证兼顾好口罩生产和本职工作两不误。

3月3日下午,西北分公司党委6个支部组织了60名党员志愿者队伍,分为4个组,落实了每班12小时的生产排班。当日,由刘玉红等15名党员组成的第一支“党员突击队”迅速集结完毕,火速赶往延庆康庄口罩生产线,投入口罩生产。

来到口罩厂,刘玉红和其他志愿者们首先按要求做好防护,并接受岗前培训,学习熟悉工艺流程。由于责任心强、工作踏实细致,刘玉红被安排为党员志愿者的小组长。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每个工序的操作必须准确无误,长达12小时的流水线作业中,她尽量少喝水,和工人一道坚守岗位,经受耐力和体力的考验。“您干活真的没得说!”刘玉红不折不扣的工作态度,获得了车间主任的充分肯定。

穿上防护服,刘玉红是出色的“跨界”女工;脱下防护服,穿上工装蓝,她又立马投入本职工作中,加班到深夜,成了这些日子的常态。

夫妻携手上一线

60名党员志愿者轮番上阵,12小时一班岗,大家的眼睛都布满了血丝,却都在顽强坚持。

在这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中,有几对伉俪并肩作战,坚守一线。刘洋、郑立军,孙莉、董志国,杨颖、高飞,张丽荣、宋德超,于宝凤、郭永斌,李娜、高凤松……他们不推诿不退缩,不叫苦不喊累,默默克服了自己的困难,一心扑在生产上。

按照排班,口罩流水线上,女同志负责白天的12小时,男同志负责夜间的12小时。

刘洋的胃不好,老公郑立军下了夜班,顾不得劳累,直奔菜市场,购买包馄饨的食材,就是为了让下班后的刘洋能吃上热腾腾的馄饨,暖一暖胃。

孙莉和董志国轮番上阵。作为片区经理的董志国,不但要做好口罩生产线的工作,还要考虑片区各加油站的经营管理。在车间里,夫妻俩偶然见面,也是隔着口罩。孙莉开玩笑说,董志国首先是中国石化的,是北京石油的,然后是西北公司的,是延庆片区的,最后才是她的。

城市姑娘杨颖“为了梦想和爱情”远嫁到延庆区。她积极报名,参加党员突击队,并主动自驾私家车接送同组的战友们。不在西北分公司上班的丈夫高飞“妇唱夫随”,也积极报名参加突击队,夫妻二人并肩作战。

张丽荣家住昌平,离延庆口罩生产车间近两小时车程。每天下班后,张丽荣驾车沿盘山公路返回家里,一路上小心翼翼。晚上8点天已黑透,丈夫宋德超早早就到路口等候,常常要到晚上11点,张丽荣的身影才一点点走进视线。为了抗击疫情,他们互相鼓劲,互相加油。

疫情不退我不退

流水线上,口罩在加紧生产,为防疫需求争分夺秒。车间里,“全副武装”的白桂平动作麻利地在分拣包装口罩。48岁的白桂平是北京石油西北分公司机关服务中心的食堂管理员。第一次进入车间,连续不停地流水线工作使她有些不适。她慢慢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现在的她已然成为一名“熟练工”。12个小时的白班下来,鼻梁上有了红红的印记,额头也印上了防护帽的勒痕。口罩线轮完班,食堂的工作一刻也不耽误。下班的路上,来不及好好休息,她便开始考虑食堂的物资储备。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员工的饮食卫生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采购物资、安排每日伙食、统计用餐人数、做好消毒清理等一项项工作,使白桂平深感重任在肩。她默默坚守岗位、毫无怨言,将后勤保障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

3月14日,中国石化与纳通医疗集团合作生产口罩突破百万只。听到消息,北京石油西北分公司的女工与生产车间的其他员工一起欢呼,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3月16日,她们圆满完成支援口罩生产的光荣任务,全部回到各自的本职岗位,全身心投入到“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任务中。

(责编:王珂园、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