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人民战“疫”党旗飘扬

【“一线守护”栏目征文】

四川峨眉山市:“三零模式”筑起社区疫情“红色堡垒”

2020年03月09日11:0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者按:为宣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各地各级党组织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党建云开通“一线守护”栏目,在全国范围征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疫情防控的有力举措及先进事迹。作品将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人民党建云陆续发布。

参与方式:请关注“人民党建云”微信公众号参与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峨眉山市各社区党组织突出党建引领,迅速反应、主动作为,党组织通过创新机制、组织复工复产、多方服务群众,实现摸排“零死角”、组织“零缺位”、服务“零距离”,为社区居民筑起一座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

创新机制,全面摸排“零死角”。实行横向联动机制,将城市小区分为单位小区、物业小区和其他小区3类,精准施策,整合驻地单位共驻共建,物业公司社企合作,齐心协力推进工作;完善约束考评机制,被社区党委发出3次警告的物业公司第二年不再续聘。实行纵向下沉机制,按照“1 名街道干部+2 名社区人员+3 名志愿者”模式,混编开展入户摸排,按照“社不漏片、片不漏栋、栋不漏户、户不漏人”原则将排查范围细化、将目标任务量化,将各项环节流程化,目前,累积发动1万余名党员干部参与一线摸排。实行“ 三级联审 ”机制 。入户登记资料实行网格负责人、社区负责人和街道包片干部三级联审,每日检查整理,确保83000余条登记规范完整,信息真实有效,同时,对辖区内55名湖北来(返)峨眉人员进行重点联审,每日进行信息跟踪反馈。

组织发动,复工复产“零缺位”。防控机制不缺位。各社区党委对辖区内112个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开展逐一摸排、登记建档、形成分类台账,并指导企业建立疫情防控机制,落实《全市应对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9条政策措施》,并通过全覆盖、上门服务、现场指导、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就业保障不缺位。社区党委主动联系重点项目、企业88家,收集建立用工需求清单1890个,与人社等部门联合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用工需求4200余个,组织发动党员干部兼任“就业秘书”,一对一电话联系45名湖北返乡务工人员,了解就业意愿,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就业政策解答、线上培训等“线上送岗”服务。解决问题不缺位。收集企业在用水用电、员工出差安全等方面问题,积极对接经信、交通、电力等部门,共同解决难题97个;在社区超市、农贸集市、茶叶交易市场等人流密集地,设置临时检测点58个,社区党员干部轮流值守,整合辖区力量开展定时消毒等环境整治882次,为居民筑起一道“绿色防线,确保市场有序运营。

服务群众,排忧解难“零距离”。开展留观人员“心连心”服务。社区党委整合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务工作人员、社区干部120余名,按照“一户一专班”原则,对185名居家留观人员开展体温监控、常规检测“1+1”健康体检和健康知识宣传;动员峨眉山市心理康复医院、社区心理协会5家社会组织力量,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在线远程等方式免费为居家留观人员进行心理疏导200余次。开展党员 “投递员”活动,社区1548名党员干部无偿为群众捐赠酒精、消毒液、口罩等防控物资和蔬菜、饮用水等生活物资,群策群力保障供给;920名党员干部变身“红色店小二”,帮助1118户群众采购米、油、水果等生活物资2228次;组织社区365名退休党员、退役军人组成“铁骑队”,将党的政策、疫情防控知识挨家挨户“投递”上门,扩大宣传覆盖面。开展民生事项“跑腿式”代办,社区党员干部列出群众代缴医保、社保、代办高龄补贴年审、查询办理新农保、办理出院手续、殡葬手续等代办事项18项,目前,已累计为3200名居民代办便民事项4579件,在疫情“寒流”中增添社区大家庭的“温度”。(峨眉山市委组织部 朱芷锌)

(责编:吴楠、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