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杜富国:强军思想引领下的英雄战士

杜富国:笑对新生 心向光明

2019年12月25日14:38    来源:云南日报

原标题:杜富国:笑对新生 心向光明

想象一下,突然失去双手双眼,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正在经历这样的人生。

2018年10月11日以前,他还是一名健全的扫雷战士,双臂健壮有力,双手灵巧无比,不大的双眼清澈明亮。

3年的扫雷生涯,他累计进出雷场1000余次,明亮的双眼与灵巧的双手完美配合下,2400余枚爆炸物被他小心拆除,安然捧出。

2018年10月11日14时39分许,老山西侧,坝子雷场,一颗深藏地下30多年的手榴弹爆炸,正在排雷的他身负重伤……

一年来,把青春融进祖国山河的杜富国收获了很多荣誉。他被南部战区陆军党委授予一等功,先后获“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全国自强模范”“时代楷模”称号,中央军委授予他“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亲自向他颁授奖章和证书。

一年来,无数战友、老山雷场的父老乡亲、素不相识的好心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他表达感激、敬意和慰问,给他鼓励、温暖和光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的真情与善意,让他深切领悟到生命更高层次的意义,感受到直抵心底的光明,给他迎接新生般的乐观与勇气。

笑对新生,心向光明。一年来,杜富国接受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手术,先后使用了10多件假肢等辅助工具。从练习独自穿衣吃饭,到铺床叠被,再到练习写字和体能训练,他用军人的意志顽强地进行康复训练,开始自强自立的新奋斗征程。

“虽然没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虽然失去光明,但只要心中升起太阳,我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杜富国说。

我把青春融进祖国山河

2019年7月31日,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仪式现场,身着绿色军装的杜富国,胸佩军功章,在妻子的搀扶下,庄严地迈着正步,走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面前,敬上无手的军礼。习主席为他戴上英模奖章,双手深情有力地扶着他的肩膀,杜富国深深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有一群像杜富国一样的人,危险来临的时刻,他们勇敢地挺身而出;岁月静好的日子,他们坚韧地负重前行。

在中越边境,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土地里遗留的上百万枚地雷和其他爆炸物,却成为雷区附近5万余名村民挥之不去的噩梦。

这里几乎户户有假肢,家家有拐杖,有的村民被炸后身体里残存了弹片,坐火车过安检都会报警。有个名叫沙仁寨的村子,甚至出现87个人78条腿的惊人惨状。

雷患不除,边境不宁。1992年至1994年、1997年至1999年,我国先后进行过两次中越边境云南段大面积扫雷。

2015年,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规模排雷行动展开,400余名勇士迅速集结奔赴云南。杜富国就是其中的勇士之一,当时他刚满24岁,入伍5年。

“当我了解到生活在雷区的村民10年被炸3次的惨痛事件时,我的心难以平静,我感到冥冥之中这就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杜富国在请战书里写道。

2015年夏,杜富国从云南省军区原某边防团来到扫雷大队,第一次见到了生活在雷区附近身体残缺的老乡们。“一定要把这片片雷场清除,还边境人民一片净土。”他暗暗下定决心。

数年间,为清除雷患,中国军人前赴后继、一往无前。他们把青春和热血融进祖国山河,有的英勇负伤,有的长眠在了这片土地上。

这一次,杜富国和他的战友们集结在祖国西南边陲,同甘苦、共生死。

2018年11月16日下午,杜富国负伤一个多月后,中越边境云南段已扫雷场移交仪式在坝子雷场举行,数十名扫雷官兵高唱军歌,手牵手蹚过雷场,震撼了无数人。持续3年多的中越边境云南段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圆满结束。

“我见过最美的风景,就是在扫完的雷区上面盖上房子,百姓可以安心种地。”杜富国写在日记里的愿望实现了。

祖国人民给我温暖光明

在我们的想象中,失去双眼的世界一片黑暗。杜富国却在无数人的关爱中,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

那光明,来自挚爱亲人的不离不弃。

杜富国负伤后,妻子王静成了他的眼和手,帮助他在黑暗中重新构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她沉默寡言,却用相依相伴的温柔为他撑起晴朗的天空。

“我给他取名叫富国,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父亲杜俊说。

那光明,来自父老乡亲的真挚感激。

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坝子村委会长地村民小组有40来户人家,30年来有6人被地雷炸死,8人被炸残。饱受雷患之苦的乡亲们说:“这么好的娃,为了我们,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我们会永远记住他。”

“猛硐瑶族乡两万多亩茶园有8000亩在雷区,如今有5000多亩可以复耕了,相当于给全乡5000多抵边居住的农民人均1亩土地。”猛硐乡乡长盘院华说。

那光明,来自全国人民的牵挂祝福。

“只要你朝着阳光努力向上,生活便会因此而美好!”“愿这些替我们负重前行的人,被时光温柔以待。”“致敬,中国军人,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妻子把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念给杜富国听的那一刻,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杜富国哥哥是一位大英雄。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在杜富国曾就读的中学,孩子们把他的事迹写在了黑板报上,记在了心里。

那光明,来自自强模范的加油鼓励。

2019年5月16日召开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杜富国结识了很多同受表彰的身残志坚的自强模范。

他对“三姨妈”严三媛崇拜不已。严三媛19岁时,因患继发性青光眼不幸双目失明,30岁时成为江苏无锡市第一位获得大专文凭的盲人推拿师,如今创办了9家盲人推拿按摩店,累计安置员工1000余名。

他喜欢听“芳姨妈”刘芳和他聊天。刘芳是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的老师,2007年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双目失明,由语文老师转型承担起学校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工作,至今已为2万多名中小学生、2000多名学生家长提供了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三姨妈’和‘芳姨妈’失明后都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事业与贡献,她们经常鼓励我创造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我要像她们一样,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杜富国说。

我用军人品质笑对新生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四有”阐述新时代革命军人的精神品质。

2018年12月20日,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揭晓,杜富国等10名军人当选。

这个荣誉,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

谈到未来,杜富国还没完全想好自己要做什么。但当务之急,是自立自强。而这对于他,无疑是一次新的长征。

令人欣慰的是,失去双眼和双手一年后,他已经能独立完成日常的洗漱穿衣,并按照军人的要求整理内务。

比起当兵时,杜富国整理内务的速度慢了太多,但他坚持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洗漱后他要叠军被,先是绕着被子走一圈,用半截小臂把被子抚平,然后打出褶,小心翼翼,5分钟过去,“豆腐块”成型。再花10分钟时间,把被子移到床头,拉平床单。

因为眼球摘除,他的眼睛会出现很多分泌物,即便戴上义眼片能缓解,也需要每隔几个小时用棉签擦拭。

擦完眼睛,他准备再戴眼镜,义眼片不小心掉到地上。他蹲下来慢慢摸索,找到后一次没捡起来,接着捡,还大声给自己鼓劲:“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喊完,他自己也笑了。

他现在跑3公里,大概只用13分钟,比一般成年男子的速度还要快。

最初进行康复训练,戴上机械手,他的胳膊总是磨出红红的新疤;黑暗中找不到方向,一次次摸索,他没叫过苦,因为不想让别人担心。

关于未来,杜富国说,“只有自己是自己的敌人。”他相信,军人的血性已融入他的血液中,一切都可以战胜。(记者 程三娟)

短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对杜富国报道的跟帖中,有网友留下了这句熟悉的话语。

的确,杜富国们正是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是岁月静好的守护者,是新时代的英雄。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

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审视。英雄让岁月静好,我们就要让英雄无悔。

让英雄无悔,就要给他们应有的崇敬,实现真正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用家国情怀滋养中华文明,以卓越功勋推动民族复兴、引领社会进步。

让英雄无悔,就要让他们的精神传扬,让英雄之气贯注年轻之躯、铸就奋斗青春,让年轻一代不负青春芳华、不负时代使命。

让英雄无悔,就要安置好伤病残军人,形成全社会尊崇军人、崇尚英雄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温暖与关爱。

(责编:吕腾龙、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