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期刊选粹>>重庆当代党员

以“黔江精神”答好乡村振兴“新考卷”

——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的黔江探索

2019年12月13日10:43    来源:当代党员

武陵山自西南向东北,在渝、黔、鄂、湘交界处绵延千里。

黔江区,就藏在这山脉深处。

这里自古以来聚居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20多个少数民族,大山的阻隔,造就了黔江千百年来的贫瘠。

就在这块苦甲天下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黔江人率先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成为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一面旗帜。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响彻巴渝大地。

作为重庆市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黔江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真正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高位推动铸就最强“大脑”

2018年11月8日,濯水古镇。

夜已深,镇政府办公室里还有一盏灯尚未熄灭。

明晃晃的灯光下,副镇长庞建军伏在书桌前,仔细翻阅着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材料。

几天前,39岁的庞建军迎来了新的考验——前往黔江乡村振兴办工作。

惊讶之后,巨大的压力随之而来。

“自己在农村长大,一直都对‘三农’工作有特殊的感情。”庞建军有些感慨,“但这项工作充满挑战,担心自己不能胜任。”

为了能快速投入工作,到岗之前,庞建军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相关政策文件。

为此,办公室的灯常亮至凌晨。

不久后,一支来自不同单位的队伍在乡村振兴办公室汇集。

有的来自区委政策研究室,有的来自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如何高效整合自身人力资源,将队伍打造成“铁板一块”?

“最主要的还是加强学习,学习其他区县在制度设计、产业发展上的优秀做法。”庞建军称,“心往一处想了,劲才能往一处使。”

与此同时,一个利好消息传来。

2019年1月,黔江区委、区政府深入研究、创新谋划,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在全市率先将乡村振兴办公室列为区委工作部门,高位推动乡村振兴工作。

这个消息,无疑给黔江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我们主要统筹推进全区的乡村振兴工作,解决力量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庞建军称。

与此同时,黔江区委乡村振兴办迅速完成了对自身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一系列制度相继推出——

制定工作统筹、项目清单、专班专抓等6项工作制度,做到规范运行、有章可循;

对重点任务推行项目化、清单化、台账式管理推进,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例会”;

……

有了“坚强前哨”和“可靠中枢”,黔江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迅速分解、高效落实。

产业融合实现结构调优

2019年9月,金溪镇长春村。

尽管已是深夜,但空气中的燥热并未退去。

村民陈明超在翼鑫恒农业股份合作社养蚕大棚里忙碌着,汗水沿着他的脸颊不住地往下流淌。

“现在正是农忙时期,作为一名老党员更要以身作则。”陈明超咧嘴笑道。

看着洁白的蚕宝宝扭动着身躯,陈明超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我们合作社今年产值大约在15万元左右,真替大伙儿感到高兴!”

长春村是重庆市深度贫困村之一,这里土地资源贫瘠,属于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

“以前长春村80%的土地都是撂荒地,产业小且散。”村党支部书记万书秦摊了摊手,显得有些无奈,“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去了。”

“没有产业可不行!”经过再三考量,村里瞄准了黔江的特色产业之一——桑蚕业。该产业除了适宜当地的土质和气候外,还具有抗风险性高、见效快、产业寿命长的优势。

于是,长春村先后成立了5个合作社,推动1600余亩撂荒地变为产业基地,累计发放红利28.59万元。

在离长春村不远的中塘镇兴泉社区,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是这里最亮眼的招牌。

2010年,重庆三磊田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来到这里打造万亩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

从那时起,靠山吃山的当地村民,逐渐走上了产业路。

“没想到小小的猕猴桃,能给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47岁的村民张太彪对此颇有感触。

几年前,张太彪的三个子女即将入学,一大笔学费支出瞬间让这个家庭陷入贫困。

张太彪喃喃地说:“没有钱,娃儿连学都上不起。”

恰好此时,社区干部上门劝说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三磊田甜公司。张太彪毫不犹豫,将家里8亩土地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出来,自己还进入这家公司打起了零工。

由于善于观察和学习,张太彪很快掌握了机器的维修技术,随后升任生产主管。

如今,除了每个月3000元的固定工资,张太彪还和妻子从公司“反承包”了25亩地,每年收入超过6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这并非个例。在兴泉社区,通过引进三磊田甜公司,已带动了200余农户600余人就近务工,让产业变成了农民的“甜蜜事业”。

近年来,黔江区聚力国家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实现结构调优、产业升级,粮经比由2017年的7∶3调整到今年的4∶6,全区农业增加值达到23.87亿元,增长5.2%。

环境整治营造红火生活

“峰峦叠嶂似画廊,绿树红花绕村旁”……尽管已是初冬时节,但黔江农村地区却丝毫不见萧条之景,反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模样。

在位于中塘镇兴泉社区的黄泥田大院里,村民们正三三两两聚到一起喝茶聊天。

“这里聚集了大约200户农户。” 兴泉社区居委会主任李胜辉称,“现在可热闹了,每晚都有人出来跳坝坝舞。”

然而在以前,黄泥田大院却是另一副模样——道路坑坑洼洼,不少农户的院坝里满是鸡屎、鸭屎,臭气熏天。

“可以说根本无从下脚。”李胜辉眯缝着眼睛回忆道。

改变,从去年开始。

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大院里一幢幢小“别墅”建起来了、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竖起来了,不仅如此,村民们还自发购置了几个音箱放在广场上。

“以前大家干完活,除了喝酒打牌,很少有其他活动,矛盾纠纷也多。”村民李兴龙称,“如今农闲时,大家还能到广场上跳舞读报,生活充实多了!”

“乡亲们之前没有这个意识。”李胜辉说,“但他们来黄泥田大院参观后,都嚷着要把自家院坝打扫得像这里一样干净。”

如果说黄泥田大院是一幅远山图,那么,阿蓬江畔的冯家街道中坝社区则宛如一幅水墨画,河水潺潺、草木葳蕤。

“现在阿蓬江上吹来的风,也是甜的。”78岁的维祥乐是土生土长的中坝人,家乡的变化他都一一看在眼里。

“以前都羡慕城里人,住得宽敞明亮,一天脚都不沾灰,但我现在更喜欢农村生活。”维祥乐乐呵呵地说。

黄泥田大院、中坝社区的蝶变,只是黔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黔江紧密结合脱贫攻坚、美丽黔江建设,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个5”工作机制,即以“五通”“五治”“五改”“五化”“五定”为工作重心,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顺利开展。

如今,黔江已完成10个人居环境改善示范点建设,实施了85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创建市级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54个。

文明乡风劲吹乡村大地

“各级党组织要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10月的一个清晨,杉岭乡广播站里传来乡广播员“陈喇叭”熟悉的声音。

“陈喇叭”是乡亲们对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陈朝禄的亲切称呼,自从杉岭乡恢复广播以来,客串播音员,便成为陈朝禄的“职责”所在。

广播信号从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播音站发射出去,辐射了杉岭乡2个社区、4个行政村。

“不管是政策解读,还是弘扬乡风,都是我们广播的题材。”陈朝禄笑道。

村民黄辉政是广播站的忠实听众,每次广播响起,他都会停下手里的工作,静静听上一段。

“能通过广播了解到不少东西。”黄辉政坦言,遇上关于乡风文明的知识,自己还会拿本子记录下来,同邻居们分享。

不仅是广播,微信群也变成杉岭乡宣传政策、推动乡风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

据悉,全乡建有多个微信群,几乎实现了村组全覆盖,“层层落实群主负责制,所有微信群发出的是好声音、传播的是正能量”。

此外,黔江还利用楹联等方式,传递着厚重的民俗历史文化——

“雁宿蒲花,未分行色何分月;客留蓬岛,虽是流云亦是天。”

“谁振唐钟,扬古镇遗风,声归飘渺群山外;桥横野渡,共长河皓月,影在潺湲一水间。”

……

在濯水古镇风雨廊桥上,86幅黑底绿字的楹联次第排列在廊桥两侧的廊柱上,与桥上的雕花木窗、红漆长凳相互映衬,主题涵盖了濯水的历史文化、廊桥文化、土家族苗族风情。

“濯水风雨廊桥,已经获得‘中国楹联文化名桥’的称号。”黔江区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廊桥楹联可谓是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能够让外地游客更多了解到濯水厚重的历史人文,促进濯水的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基础。

当前,黔江正全面实施“4+2”重点工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持续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重庆党刊全媒体记者 许幼飞)

重庆《当代党员》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责编:谢倩、闫妍)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